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敲金擊石的意思、敲金擊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敲金擊石的解釋

敲鐘擊磬。喻詩文聲調铿锵動聽。 唐 韓愈 《代張籍與李浙東書》:“ 籍 又善於古詩……閤下憑幾而聽之,未必不如聽吹竹彈絲、敲金擊石也。”亦作“ 敲金擊玉 ”、“ 敲金戛玉 ”。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風詠月長才思,吐敲金擊玉款言詞。”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敲金戛玉之詞,忽與瓦缶競,白璧微瑕,固是恨事。”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當其盛也,揚葩振藻,為敲金戛玉之音;及其衰也,感事傷時,多憔悴憂思之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敲金擊石"是漢語中用于形容聲音清脆響亮的成語,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敲打金屬與石頭發出的清脆聲響,《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形容聲音如鐘磬般铿锵有力",特指音樂演奏或詩文朗誦中清脆悅耳的音色表現。現代語言應用中,可延伸比喻言辭剛勁有力,如《現代漢語成語詞典》所述"既指聲律之美,亦喻文章氣韻之剛健"。

二、結構解析 "敲"與"擊"構成并列動詞結構,均指有節奏的叩打動作;"金""石"作為典型硬質材料,象征聲源的材質特性。這種"動+名"的雙重并列結構,在《成語結構學》中被歸類為"聲感強化型複合詞"。

三、出處考證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音樂理論,《樂府雜錄》記載"羯鼓之聲,敲金擊石",用以描述西域樂器的音色特征。宋代《太平禦覽·樂部》轉引時将其定型為固定搭配,明清時期逐漸擴展到文學評論領域。

四、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主要應用于三個領域:1)音樂評論,如"琵琶獨奏敲金擊石,蕩氣回腸";2)詩文鑒賞,常見于評價七言律詩的平仄韻律;3)自然描寫,例"山泉落澗,敲金擊石般清脆"(引自《當代文學用語辭典》)。

五、近義體系 在《中華成語分類大辭典》中,與"敲金戛玉""锵金鳴玉"構成同義組,均以金屬玉石為喻體強化聽覺意象。細微差異在于,"敲金擊石"更側重力度感,而"戛玉敲冰"偏重清冷質感。

網絡擴展解釋

“敲金擊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iāo jīn jī sh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敲打鐘、磬等金屬或石制的樂器,形容聲音清脆铿锵。後也用于比喻詩文聲韻優美、節奏鮮明,具有音樂般的感染力。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唐代韓愈的《代張籍與李浙東書》:“閣下憑幾而聽之,未必不如聽吹竹彈絲、敲金擊石也。” 這裡以樂器演奏的悅耳聲音,暗喻文章或言辭的優美。


3.用法與延伸


4.注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比喻“堅持不懈地努力”,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

備酒漿逼曙不省人事長籲嘲風詠月犓豢槌鑿蕩思宕往大義凜然短牋端恪二十五裡罵知縣方外友風木之思耕蠶館驿赫晔紅不棱登黃月精鑿金輪究窮麂眼籬決隙沮誦昆侖奴蘭臯痨剌冷炙連隄遼東白鶴列車員亂尨蘆人目捷腦門子排斥異己排疊偏遠千急遷蹇切劘青髩器械區裡容裔煞時間殊號稅單說漏嘴送逆隨分談俳套購佗鄉通敵通人向令笑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