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碻磝的意思、碻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碻磝的解釋

(1).多石不平貌。 宋 黃簡 《犁春操為謝耕道作》:“水淫兮石齧,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2).古津渡、城名。故址在今 山東 茌平 西南古 黃河 南岸,城在津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又東北逕 碻磝城 西。《述征記》曰:‘ 碻磝 ,津名也。自 黃河 泛舟而渡者,皆為津也。’”《魏書·高祖孝文帝紀下》:“戊辰,行幸 碻磝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九年》:“會 謝玄 遣龍驤将軍 劉牢之 等據 碻磝 。” 胡三省 注:“ 碻磝城 , 濟北郡 治所,沿 河 要地也。” 清 褚人穫 《堅瓠馀集·宋書異同》:“ 蕭斌 将斬 王玄謨 ……以 沉慶之 諫,忽傳呼停刑,令守 碻磝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碻磝”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可能涉及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1. 作為地名
    曆史上存在“碻磝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軍事重鎮,位于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黃河東岸。該城因地形險要,曾為兵家必争之地。例如《水經注》記載:“河水又東經碻磝城北”,表明其地理位置與河流相關。此外,東晉時期劉裕北伐曾在此駐軍,相關戰役在《晉書》等史籍中有所提及。

  2. 作為形容詞
    若與“硗磝”(qiāo áo)混用,則可能表示土地堅硬、多石貧瘠的狀态,或形容山石嶙峋、地勢險峻的樣貌。例如“硗磝之地”常用來描述難以耕作的石質土壤環境。

提示:由于該詞使用場景極少,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判斷其具體指向。若涉及古籍或地名考據,需參考更專業的文獻資料以确認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碻磝》這個詞的意思

《碻磝》(qiǎ ào)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勇猛、剛健。通常用來形容人或物有力、有勇氣。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碻磝》的拆分部首是石字旁,它的右邊是爫字旁。它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碻磝》的來源比較模糊,它是古代漢字中的一個詞語,但具體的出處和來源并不清楚。

繁體

《碻磝》的繁體寫法為「碻磝」,拼音為qiāo ào。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碻磝」的漢字形狀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仍然類似于現代的寫法。

例句

1. 他在比賽中展現出了碻磝的精神,最後取得了勝利。

2. 這座城市的建築充滿了碻磝的力量和魅力。

組詞

勇碻(yǒng qiǎo)

剛磝(gāng ào)

近義詞

勇武、剛強

反義詞

怯懦、軟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