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牢顧犬的意思、補牢顧犬的詳細解釋
補牢顧犬的解釋
丢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清 左宗棠 《請拓增船炮大廠疏》:“及待開廠製辦,補牢顧犬,已覺其遲。” 清 馬建忠 《瑪賽複友人書》:“則為今之計,亦姑即向所謂不必先行者為之設一可以先行之法,使人以制我者而我反以制人,庶幾補牢顧犬之猶未遲晚也。”
詞語分解
- 補牢的解釋 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清 王韬 《<火器說略>前序》:“然則來軫方遒,補牢未晚。”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五書》:“妄謂及今為之,猶可補牢。”參見“ 補牢顧犬 ”。
- 犬的解釋 犬 ǎ 狗:獵犬。警犬。犬馬之勞。犬牙交錯。犬子(謙辭,對人稱自己的兒子)。桀犬吠堯(喻走狗一心為主子效勞)。 筆畫數:; 部首: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補牢顧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補牢”(修補羊圈)和“顧犬”(呼喚獵犬)兩部分組成,比喻在出現失誤或疏漏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強調對問題的快速反應與修正。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原指看到兔子再召喚獵犬追捕、丢失了羊再修補羊圈,雖不算早但也不算太遲,後引申為及時糾正錯誤的積極态度。
三、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事後補救行為。
例句:清代左宗棠曾用“及待開廠制辦,補牢顧犬,已覺其遲”表達對洋務運動滞後的反思。
- 適用場景:常見于勸誡他人及時止損或自我修正的情境,如梁啟超在《日本國志後序》中以“顧犬補牢,未為遲矣”強調改革的緊迫性。
四、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亡羊補牢、見兔顧犬(兩者側重點相似,均含事後補救之意)。
- 細微差别:“補牢顧犬”更強調行動的雙重性(既補漏洞又加強防範),而“亡羊補牢”偏向單一補救行為。
五、延伸理解
部分釋義(如)提到該成語隱含預防潛在危險的意義,認為“補牢”與“顧犬”的結合不僅指事後修正,也包含提前預防的智慧。這與原始典故中“見兔顧犬”的前瞻性呼應,體現出漢語成語内涵的多層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戰國策》原文及清代文獻相關引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補牢顧犬》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修補破損的犬舍,或者比喻及時補救、防範風險的行為。這個詞可以拆分成“補牢”、“顧”和“犬”三個部分。
- “補牢”是指修補損壞的建築或設施。
- “顧”表示關注、照顧、看管等概念。
- “犬”則代表狗,這裡用來指代犬舍。
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典故,出自《詩經·小雅·小旻》中的一句詩:“補之麗之,顧犬有艱。威儀卒矣。”繁體字的寫法為「補牢顧犬」。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如《康熙字典》中記載的寫法為「補牢顧犬」。這種寫法也是比較常見的古代形式。
以下是《補牢顧犬》的例句:
1. 這個團隊在面臨挑戰時,及時采取措施,補牢顧犬,避免了進一步的損失。
2. 公司在發生安全漏洞之後,立即補牢顧犬,加強了信息安全的防範措施。
《補牢顧犬》的組詞:補牢、顧犬。
近義詞:修舊如舊、垂簾聽政、未雨綢缪。
反義詞:對症下藥、袖手旁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