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潛龍的意思、潛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潛龍的解釋

(1).謂陽氣潛藏。《易·乾》:“初九,潛龍勿用。” 李鼎祚 集解引 馬融 曰:“物莫大於龍,故借龍以喻天之陽氣也。初九,建子之月,陽氣始動於黃泉,既未萌芽,猶是潛伏,故曰潛龍也。” 唐 呂岩 《憶江南》詞:“長生術,初九秘潛龍。慎勿從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氣交通。”

(2).比喻聖人在下位,隱而未顯。《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食舉歌》:“瑞徵辟,應嘉鐘,舞雲鳳,躍潛龍。”《舊唐書·文苑傳上·謝偃》:“勿忘潛龍之初,當懷布衣之始。”《三國演義》第九一回:“昔 太祖武皇帝 ,創立基業,本欲立 陳思王 子建 為社稷主;不幸奸讒交集,歲久潛龍。”

(3).比喻賢才失時不遇。《後漢書·馬融傳》:“聘畎畝之羣雅,宗重淵之潛龍。” 李賢 注:“潛龍,喻賢人隱也。” 清 顧炎武 《送李生南歸寄戴笠王錫闡二高士》詩:“潛龍猶在水,别鶴已來 秦 。”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聞變有感》詩:“詠到潛龍字字悽,那堪重賦井中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潛龍”是一個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起源

“潛龍”最早出自《周易·乾卦》初九爻辭“潛龍勿用”,指陽氣潛藏于地下的狀态。古人以龍象征自然界的陽氣,冬季時陽氣蟄伏,故稱“潛龍”。

二、核心象征意義

  1. 隱而未顯的聖人
    比喻有德才者暫處低位,如《樂府詩集》用“躍潛龍”暗指未登基的帝王。
  2. 賢才未遇時機
    指有才能者因時運不濟而未被重用,如《後漢書》以“潛龍”喻隱逸賢士。
  3. 潛在力量與成長階段
    現代引申為隱藏的潛力,如形容城市發展時用“潛龍騰淵”展現蓄勢待發的狀态。

三、深層文化内涵

《周易》中“潛龍勿用”強調隱忍與積累的重要性。如指出:處于“潛龍”階段需修煉本領、等待時機,過早顯露可能招緻風險。這與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相通。

四、現代應用

示例詩句

“詠到潛龍字字悽,那堪重賦井中泥”(廖仲恺)
“長生術,初九秘潛龍”(呂岩)

通過不同語境,“潛龍”既承載着傳統哲學智慧,又衍生出適應現代語境的豐富意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潛龍

潛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潛和龍。潛的偏旁部首是水,龍的偏旁部首是龍。它共有18個筆畫,潛部分有10個筆畫,龍部分有8個筆畫。

潛龍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龍,代表着神秘而強大的力量。龍在中國文化中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征,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潛龍的意思是隱藏在深處的龍,暗喻有潛力而又不輕易顯露出來的力量。

在繁體字中,潛龍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潛龍的古代寫法是「潛龍」,其中「龍」是龍的古代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潛龍的例句:

1. 他潛龍于淵,傲視群雄。

2. 這個項目的潛力如同潛龍似虎。

潛龍的相關詞彙有:

1. 深藏不露:意為隱藏實力,不輕易展現。

2. 潛能:意為潛在的能力,還未充分發揮的力量。

3. 龍騰虎躍:意為氣勢磅礴,勢不可擋。

潛龍的反義詞是:

1. 淺薄:意為表面上看似深刻,實際上卻缺乏内涵。

2. 明朗:意為光明正大,沒有隱藏的意思。

潛龍這個詞憑借其寓意深遠和神秘感,在文學作品和藝術創作中被廣泛使用。它提醒着人們,力量不僅僅是外露的,潛藏在内心深處的力量同樣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