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誡的意思、譴誡的詳細解釋
譴誡的解釋
見“ 譴戒 ”。
詞語分解
- 譴的解釋 譴 (譴) ǎ 責備:譴讓(斥責)。譴責。 貶谪:譴谪。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誡的解釋 誡 (誡) è 警告,勸人警惕:告誡。 文告。 文體名:誡敕。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譴誡”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譴”和“誡”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單字本義及組合後的引申義來理解。以下是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原則進行的詳細解釋:
一、 單字釋義
- 譴 (qiǎn)
- 本義: 責備,責問,斥責。指對過失或不當行為進行批評或追究責任。
- 引申義: 官員因過失被貶谪或降職(如“譴谪”)。有時也指上天或神靈的責罰(如“天譴”)。
- 參考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辭海》(第七版)均将“譴”的核心釋義列為“責備;申斥”。
- 誡 (jiè)
- 本義: 警告,勸告,告誡。指以言語使人警惕,避免犯錯或危險。
- 引申義: 規勸性的文告或格言(如“箴誡”、“誡命”)。
- 參考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均将“誡”的核心釋義列為“警告;勸告”。
二、 複合詞“譴誡”釋義
将“譴”和“誡”組合起來,“譴誡”的含義側重于:
- 對錯誤或不當行為進行責備、批評,并同時給予警告和告誡。
- 它不僅僅是指出錯誤(譴),更強調在指出錯誤的同時,給予警示(誡),以期對方改正并避免再犯。
- 可以理解為一種帶有訓導、警示性質的責備或批評。
三、 具體含義與用法
- 核心含義:責備并告誡。 指在批評錯誤時,帶有明确的警示和勸誡意圖。
- 情感色彩: 通常帶有嚴肅、正式的色彩,可能隱含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嚴肅場合下的批評教育意味。程度比單純的“批評”或“責備”更重,包含了警示和預防再犯的目的。
- 對象: 主要用于對人的言行過失進行批評和警告。
- 語境: 常用于較為正式或書面化的語境中,如領導對下屬的訓示、長輩對晚輩的教誨、規章制度中的警示條款、或對嚴重不當行為的批評等。
- 同/近義詞辨析:
- 譴責: 側重嚴厲的責備、申斥,強調對錯誤本身的否定和聲讨,不一定包含具體的告誡内容。(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對“譴責”的釋義:“嚴厲申斥”)。
- 告誡: 側重警告、勸告,使其警惕并避免犯錯,不一定基于已經發生的具體錯誤進行責備。(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對“告誡”的釋義:“警告勸誡”)。
- 訓誡: 與“譴誡”意思非常接近,都包含批評和教導的意思。“訓誡”可能更側重于教導、開導的一面,而“譴誡”可能更突出責備、警示的一面,但兩者常可互換使用。(參考《漢語大詞典》對“訓誡”的釋義:“教導和告誡”)。
- 批評: 含義較廣,指出優缺點或錯誤,可以是溫也可以是嚴厲的,不一定包含強烈的警告意味。(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對“批評”的釋義)。
四、 總結
“譴誡”是一個融合了責備與警告雙重含義的詞語。它指在批評某人錯誤的同時,着重對其進行告誡,使其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并引以為戒,避免未來再犯。其使用通常帶有嚴肅性和一定的訓導目的。
主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94). 《漢語大詞典》(全23冊).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注:大型辭書,對字詞源流及古義解釋更詳盡)
- 辭海編輯委員會. (2009).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綜合性大型詞典,釋義權威)
網絡擴展解釋
“譴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iǎn jiè,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譴誡”由“譴”和“誡”組成:
- 譴:意為指責、斥責,如“譴責”;
- 誡:意為告誡、警告,如“勸誡”。
合起來表示通過嚴厲的批評或斥責來警示他人,常用于對錯誤行為、不道德舉動或違法事件的嚴肅指責。
2.用法與示例
- 用法:多用于正式語境或書面表達,強調通過責備達到警示目的。
- 例句:
“而地震之後,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盜賊縱橫,流血川野……譴誡屢至,殆以奸臣權重之所緻也。”
(出自《後漢書》,通過自然異象表達對權臣的譴責)
3.相關說明
- 異體寫法:也作“譴戒”,兩者含義相同。
- 近義詞:譴責、斥責、申斥;
- 反義詞:表揚、稱贊、嘉獎。
4.權威來源參考
該詞在《漢語詞典》《漢典》等工具書中均有收錄,屬于規範漢語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貝葉文草囷城觀吃勘沖裕籌拍漼澯翠樽鄧友梅店友飛鳥圖風管根援構扇鬼笑人瞽論澣海後湖晦塞箋牍诘诎聱牙街尾結義經邦論道駿駿刻手苛文叩打廉按馬鞁茗荈冥然兀坐謀議墓木拱矣迫促普降愆忒啓白齊天鐥企業家齊制雀眼甚緊雙七伺晨搜寥汰迹談訪唐家土妓托寄未朞微綸微陣問安視寝溫誠無知妄作向導處笑駡從汝醯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