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德的意思、乾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德的解釋

(1).天德;上天的恩澤。《晉書·四夷傳序》:“夫恢恢乾德,萬類之所資始;蕩蕩坤儀,九區之所鈞載。”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神行令,瑞飛空。迎乾德,祈歲功。”

(2).帝王之德。 漢 焦贛 《易林·升之艮》:“ 西戎 獯鬻 ,病於我國,扶 陝 之 岐 ,以保乾德。”《三國志·吳志·薛瑩傳》:“乾德博好,文雅是貴。”

(3).剛徤之德。 三國 魏 曹植 《鹖賦》:“體貞剛之烈性,亮乾德之所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乾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án dé,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1.天德或上天的恩澤

指自然界的恩惠與天道的力量。例如《晉書·四夷傳序》提到“恢恢乾德,萬類之所資始”,強調天德對萬物的滋養。唐代詩人包佶在祭祀詩中亦用“迎乾德”表達對上天的敬仰。


2.帝王之德

象征君主的德行與治國能力。漢代焦贛《易林》中以“保乾德”比喻維護帝王權威;《三國志·吳志》中“乾德博好”則指君主廣納賢才的品德。


3.剛健之德

源自《周易》中“乾”卦的剛健屬性,形容堅韌、正直的品格。曹植在《鹖賦》中以“亮乾德之所輔”贊美剛毅的德行。


4.曆史與地理相關用法


5.其他引申含義


該詞涵蓋自然、倫理、政治等多重維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易林》等古籍或曆史年表。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乾德

乾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乙”和“彡”兩個部首組成,共有六個筆畫。它來源于古代漢字,是一種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乾德的書寫方式稍有不同。其中,乾的寫法是“乛”結構,由丁字形的上面加上乙字形。而德的寫法則是“彳”結構,由彳的形狀連上心字形。這種繁體字的寫法在古代常被使用。

以下是一些關于乾德的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乾德之道,為人處事光明磊落。

2. 這位官員以乾德為準則,深受百姓的敬仰。

3. 乾德的實踐是一種美德,能夠帶來好的結果。

組詞:乾象(天和地的象征)、乾坤(天和地)、開乾(開天辟地)、德行(品德和行為)等。

近義詞:品德、道德、美德等。

反義詞:惡德、不道德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