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無機化合物,白色粉末,有毒,溶于酸類,不溶于水。也稱鉛白。古代婦女用來搽臉。《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二》:“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 唐 薛能 《吳姬》詩之九:“冠剪黃綃帔紫羅,薄施鉛粉畫青娥。”《紅樓夢》第四二回:“鉛粉十四匣,胭脂十二帖。”
(2).用作畫畫的顔料。 元 王思廉 《壽陽梅妝圖》詩:“畫史不知亡國恨,猶将鉛粉記前朝。”
(3).借指美麗容貌、青春年華。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鏡》詩之一:“紅顔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凄然。” 清 曹寅 《題畫梅花》詩:“垂老自傷鉛粉誤,幾生修到玉梅花。”
(4).喻指雪。 唐 劉禹錫 《終南秋雪》詩:“霧散瓊枝出,日斜鉛粉殘。”《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千山連駭鋪鉛粉,萬木依稀擁素袍。”
“鉛粉”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涵蓋化學、曆史、文化及醫學領域。以下是綜合解釋:
化學成分
鉛粉是堿式碳酸鉛(化學式:2PbCO₃·Pb(OH)₂),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類。
毒性:含鉛量高,長期接觸或誤食易導緻鉛中毒。
曆史用途
鉛粉因毒性強,已退出化妝品和日常用途,僅在工業或傳統工藝中有限使用。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鉛中毒防護或曆史文獻例證,可查閱相關醫學及古籍來源。
《鉛粉》是指一種妝飾品,常用于化妝或打扮。由于鉛粉帶有毒性,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曾廣泛使用。
《鉛粉》分别由“金”、“粉”兩個字組成。
“金”屬于金字旁,筆畫數為8。
“粉”屬于米字旁,筆畫數為10。
《鉛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鉛具有亮白的顔色,因此被用于化妝。鉛粉最早出現在《史記·貨殖列傳》一書中,描述了古代婦女使用鉛粉的情況。
《鉛粉》的繁體字為「鉛粉」。
古代鉛粉的漢字寫法是「鉛粉」。字形上,“金”的部分「鉛」代表鉛,而“粉”的部分「粉」則代表粉末。
她以鉛粉打底,使得皮膚看起來光滑細膩。
鉛筆、粉筆、鉛字、粉底、鉛魚等。
粉撲、蜜粉、面粉等。
素顔、裸妝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