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胫而走的意思、不胫而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胫而走的解釋

[spread far and wide;get round fast;run without leg] 沒有小腿卻能跑。形容消息等傳播迅速

詳細解釋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踁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踁,同“ 脛 ”,小腿。後以“不脛而走”形容事物傳布迅速,風行一時。 清 趙翼 《瓯北詩話·白香山詩》:“文人學士既歎為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日報》:“主筆者觸類引伸,撰為論説,使知議員之優劣,政事之從違,故日報盛行,不脛而走。” 郭小川 《登九山》詩:“常委們的名言,在 太行山 上下不胫而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胫而走”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形容消息、名聲、作品等事物傳播迅速而廣泛,無需人為推動便能迅速散播開來。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傳播速度快且廣: 強調信息或事物擴散的驚人速度和覆蓋範圍。例如:“公司即将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傳遍了整個行業。”
  2. 傳播方式自然自發: 突出傳播過程并非依靠官方渠道或大規模宣傳,而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或其他自發途徑實現。例如:“他的英雄事迹在民間不胫而走。”
  3. 適用對象: 主要用于消息、新聞、事件、名聲、作品(如文章、歌曲)、某種風氣或現象等非物質性的事物。一般不用于具體物品(除非該物品承載了特殊信息或象征意義)。

三、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西漢劉向的《說苑·尊賢》:“珠玉無足(胫)而自至者,以人好(hào)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原意是比喻賢德之人自然會有人來投奔。後世逐漸演變為強調事物(尤其是消息)傳播迅速之意。東漢孔融的《論盛孝章書》中“珠玉無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也表達了類似意思。

四、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六、例句

七、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94).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夏征農, 陳至立 主編. (2009).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劉向. (西漢). 說苑(卷八·尊賢). [古籍]
  5. 孔融. (東漢). 與曹操論盛孝章書. [古籍]
  6. 商務印書館. (2023). 現代漢語詞典(APP/線上版). 取自商務印書館官網或授權平台.
  7.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3). 辭海(網絡版). 取自上海辭書出版社官網或授權平台.
  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CCL語料庫檢索系統 - 例句參考語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不胫而走”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消息、傳聞等未經正式傳播卻迅速擴散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結構

  1. 語法結構: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狀語。
  2. 適用對象:多用于消息、事件、傳聞等抽象事物的傳播。
    例句
    • “新産品發布的消息不胫而走,引發市場關注。”
    • “勝利的喜訊不胫而走,全縣歡騰。”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鞍馬勞倦傲易哺鞠齒馬之嫌吹胡瞪眼綽異慈奬詞指從行大厎打格子雕僞定積分蕃坊紛淆輔助工資跟包含襚洪流胡風隳官回阡寄币羁厄節節高浄住舍禁煙撂交凜絜柳暗花明論建麥信敉功幂級數明號難進易退旁車泡罩塔七均耆民清績窮怒丘民羣流軀腔衽金革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融裔搔癢聲兵生支樹株坦迤土紳味素危惴烏嘷香火緣響像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