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名。《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其竹節相去一丈,名曰濮竹。”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 哀牢國 ……有大竹,名濮竹,節相去一丈,受一斛許。”
“濮竹”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植物特征
濮竹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特殊竹類,其顯著特點是竹節間距極大,可達一丈(約3.3米),且竹筒容量較大,可“受一斛許”(約20升)。
文獻記載
最早見于《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和晉代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描述哀牢國(今雲南地區)出産此竹,可能與當地濮人部族相關。
部分現代資料提到“濮竹”作為成語,比喻人或事物在同類中出衆,如“高大挺拔的竹子”象征卓越。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竹名特征的現代引申。
可通過權威古籍數據庫進一步驗證曆史記載的準确性。
濮竹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指一種生長在中國南方濮陽地區的竹子。
濮竹由兩個部首組成,濮字的部首是水,而竹字的部首是⺮。總共包含13個筆畫。
濮竹一詞源自濮陽地區,在當地有豐富的生長,所以被稱為濮竹。在繁體中,濮竹的寫法為濮竹。
根據史書記載,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據傳統的寫法來看,濮字在古時候寫作「曝」,而竹字的寫法基本上沒有變化。
1. 濮竹是中國南方特有的竹子種類之一。
2. 濮竹的綠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翠綠。
濮竹的一些常用組詞:
1. 濮竹林:指多株濮竹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竹林。
2. 濮竹葉:指濮竹莖上的綠色葉片。
濮竹的近義詞有:濮陽竹、濮州竹。
濮竹的反義詞可以是非竹類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