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鋪胸納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ū xiōng nà dì,主要用于描述一種上半身貼近地面的跪拜禮儀,表達極度的虔敬與隆重。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行跪拜禮時,身體前傾,胸部幾乎貼地,以示極高的尊重或虔誠。這種動作常見于古代宗教、宮廷等莊重場合。
典故來源
出自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鋪胸納地,望金像叩頭。”。此處描寫唐僧對佛像行大禮的場景,凸顯其虔誠态度。
祭祀大典上,衆人皆鋪胸納地,向先祖神靈表達敬意。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延伸用法或相關典故,可參考《西遊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鋪胸納地,常用于形容一種豁達、開闊的胸懷,表示能夠容納大家、包容一切。
鋪的部首是钅,總筆畫為8。
胸的部首是⺼,總筆畫為9。
納的部首是纟,總筆畫為6。
地的部首是土,總筆畫為3。
《效民易俗考》:“夫鋪胸納地,乃人心之大度也。”意思為鋪展胸懷,接納萬物,是人心胸懷開闊的表現。
繁體字為鋪胸納地。
在古代的寫法中,沒有很明确的資料表明《鋪胸納地》一詞在古代就有明确的寫法。
1. 他的胸懷廣闊,鋪胸納地,能夠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觀點。
2. 這個社區的居民非常友善和謙虛,彼此之間鋪胸納地。
1. 包容心胸
2. 開放思維
3. 心胸豁達
1. 寬容
2. 無私
3. 廣闊心胸
1. 狹隘
2. 狂妄
3. 偏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