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犴圄的意思、犴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犴圄的解釋

監獄。《宋書·孝武帝紀》:“昔 姬 道方凝,刑法斯厝; 漢 德初明,犴圄用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犴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監獄或牢獄,具體可拆解分析如下:

一、字義溯源與構成

  1. 犴 (àn):
    • 本義指古代北方的一種野狗,後引申指鄉亭的牢獄(基層拘押場所)。《集韻·翰韻》載:“犴,獄也。”《荀子·宥坐》有“獄犴不治”之說,楊倞注:“犴,亦獄也。”
    • 常與“狴”連用為“狴犴”,既指傳說中的龍子(形似虎,立于獄門),也代指監獄(如“狴犴之門”)。
  2. 圄 (yǔ):
    • 直接表示監禁、牢獄。《說文解字》釋:“圄,守之也。”徐锴系傳:“圄,囹圄所以拘罪人。”《漢書·禮樂志》載:“禍亂不作,囹圄空虛。”
    • 常與“囹”合用為“囹圄”,為監獄的通稱。

二、詞義解析 “犴圄”屬同義複合詞,通過兩個表示監獄的單字疊加,強化“囚禁之所”的概念:

三、文獻佐證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體現其曆史語境:

《詩經·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獄。”陸德明釋文引《韓詩》作“犴”,雲:“鄉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獄。”(注:此條體現“犴”的早期獄義) 《荀子·宥坐》:“獄犴不治,不可刑也。”楊倞注:“犴,亦獄也。”(注:印證“犴”與“獄”同義并列)

四、同義詞對比

結論 “犴圄”是“犴”與“圄”的同義複合詞,專指古代監獄,承載法制文化内涵。其消亡反映語言簡化趨勢,今僅存于研究文獻或特定仿古語境中。


主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釋“犴”“圄”)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釋“犴”“圄”及複合詞)
  3. 《荀子·宥坐》,中華書局點校本。(原文及古注)
  4. 《詩經》毛傳鄭箋及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異文訓诂)

網絡擴展解釋

“犴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àn yǔ,其核心含義為監獄。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含義
    指古代關押犯人的場所,即監獄。
    詞中“犴”本指傳說中的野獸,後引申為鄉間牢獄;“圄”意為拘禁,組合後泛指監禁之地。

  2. 詞源與結構

    • 犴:古時可指“狴犴”(傳說中形似虎的獄門神獸),也代指牢獄。
    • 圄:從“囗”(表示範圍限制),本義為囚禁,如《晏子春秋》中“拘者滿圄”。
      兩字結合強化“監禁”概念,屬同義複合詞。

文獻出處


用法與延伸


“犴圄”是古代對監獄的雅稱,強調司法拘禁功能,常見于史書或政論類文本。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宋書》等典籍或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寶钏蠶頭馬尾昌阜唱凱超級市場成林稱兄道弟疇咨之憂叢骈吊哭端紫訛替犯由榜繙纡撫戍幹略篙橹怪石觀場矮人館宅國耳忘家好音河埠會垓嚄唶宿将火矢胡然見牆見羹澆滑結和結納峻阪趷躂匡過苦痛朗浄旒蘇劉晏粟明酽辟曆氣滿志得清殄起手巾楸葉阙觀榮軍三場上花台捎馬子蛇羹事主水芸儵爚調適微茫文官五百灘享祧箫幹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