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蔔郊的意思、蔔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蔔郊的解釋

用占卜選定郊祭的日期。《禮記·郊特牲》:“蔔郊,受命于祖廟,作龜于禰宮,尊祖親考之義也。”《穀梁傳·成公十年》:“夏,四月,五蔔郊,不從。乃不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蔔郊是古代中國祭祀禮儀中的重要環節,指通過占卜選定舉行郊祭(祭天儀式)的具體日期與地點。其釋義及依據如下:

一、核心釋義

“蔔郊”由“蔔”(占卜)與“郊”(郊祭)複合而成,專指以占卜方式确定郊祭的吉日與方位。古代帝王祭天被視為國家最高祭祀活動,需嚴格遵循天意,故需通過占卜請示神明意向,确保儀式合乎天時地利。

文獻依據:

《周禮·春官·大蔔》載:“凡國之大貞,蔔立君,蔔大封,則眡高作龜。大祭祀,則眡高命龜。” 鄭玄注:“大祭祀,謂天地、宗廟。”說明占卜是确定祭祀(含郊祭)流程的法定步驟。

二、曆史制度背景

周代已形成系統的蔔郊制度。《禮記·郊特牲》雲:“蔔郊,受命于祖廟,作龜于祢宮”,強調需在宗廟内進行占卜以示敬重。漢代沿襲此制,《史記·孝文本紀》載文帝“始郊見雍五畤,禮官議儀,蔔曰吉”,印證占卜對郊祭日期的決定性作用。

制度溯源:

《禮記·月令》載:“(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鄭玄注:“謂以上辛郊祭天”,指出郊祭需擇“上辛”日(每月上旬的辛日),而具體日期需經占卜确認。

三、占卜流程與意義

  1. 占卜主體:由專職蔔官(如太蔔)執掌,使用龜甲或蓍草。
  2. 占卜内容:
    • 擇日:從候選吉日(如冬至、上辛日)中蔔定最終日期。
    • 擇地:在都城近郊選定祭壇方位(如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3. 象征意義:體現“天人感應”思想,彰顯君主“承天受命”的合法性。

經典記載: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書“四蔔郊,不從”,《公羊傳》釋曰:“三蔔,禮也;四蔔,非禮也”,反映占卜次數需符合禮制規範。

四、文獻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蔔郊,用占卜選定郊祭的日期和地點。”

  2. 《康熙字典》:

    “郊,祭名……蔔日與牲曰蔔郊。”(引自《禮記》注疏)

  3. 《辭源》:

    “古時郊祭必先蔔,故稱蔔郊。”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4.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5.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蔔郊”是古代祭祀禮儀中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占卜選定郊祭的日期。郊祭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重大儀式,需嚴格遵循占卜結果确定吉日,體現對神靈的敬畏。

二、文獻出處

  1. 《禮記·郊特牲》記載:“蔔郊,受命于祖廟,作龜于祢宮”,說明占卜需在祖廟請示祖先,并在父廟進行龜甲占卜,體現尊祖傳統。
  2. 《穀梁傳·成公十年》提到“五蔔郊,不從,乃不郊”,記錄了魯成公因五次占卜未得吉兆而取消郊祭的史實。

三、郊祭的意義

郊祭是周代最高規格的祭禮,通常在國都南郊舉行,祭祀對象為天地或五方上帝,與政權合法性密切相關。占卜選日則強化了儀式的神聖性與規範性。

四、延伸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禮儀細節,可查閱《禮記》及《春秋》三傳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旄黃钺搬唇弄舌杯螺吡唎布指長主纏商楚色詞組蹴踖打擺子單身典傳飛飙覆盆難照敷張公開審判鬼督郵厚答後祿花束胡葭假妝觐接金鑰匙九二久仰朗旭兩讓蓮花料整裡程龍鹽旅獒謬說饢糟甯宇牛衣淚婗子判析平年翹望欺公罔法毬杖山牌山神釋軷十蕩十決睡癖搜搔廋疏隋琛蘇州碼子土地祠徒生土市握管懷鉛無先小秋收霞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