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普度的意思、普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普度的解釋

[release … from sufferings] 佛教用語,指廣施法力,超度衆生,也指廣行剃度

普度衆生

詳細解釋

亦作“ 普渡 ”。1.佛教語。廣行剃度。《宋史·孔承恭傳》:“嘗勸上不殺6*人,又請於征戰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闊雲。”

(2).佛教語。謂廣施法力使衆生普遍得到解脫。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三出:“當頭棒喝,一毫也無用處。那裡顯得佛力普度,能使頑石點頭。”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緒言:“諸先羣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術,施濟之。” 魯迅 《墳·娜拉走後怎樣》:“普度一切人類和救活一人,大小實在相去太遠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普度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普度”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佛教通過廣施法力或修行方式,幫助衆生脫離苦難、獲得解脫的宗教行為。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超度衆生:通過誦經、法事等活動引導亡靈或衆生脫離輪回之苦(如提到"普度衆生"的典型用法)。
  2. 廣行剃度:大規模接納信徒出家修行(如引《宋史》記載的"普度僧尼"曆史案例)。

二、宗教背景

該詞源于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理念,強調通過佛法的普遍傳播實現救贖。常見于《地藏經》《法華經》等經典,體現"自度度人"的菩薩道精神。

三、實踐形式

四、相關概念辨析

五、文化影響

該概念深刻影響了東亞地區的喪葬習俗、節日傳統(如中元節)及文學創作,形成"普度衆生""慈航普度"等經典表達。當代語境中,也引申為對大衆的廣泛幫助行為(如造句中的世俗化用法)。

注:完整曆史演變可參考《宋史》等古籍記載,具體宗教實踐建議咨詢專業佛教典籍或法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普度

普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普”和“度”兩個字組成。

拆分

“普度”這個詞的第一個漢字“普”由“日”和“蔔”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0畫; 第二個漢字“度”由“廣”和“小”兩個部首組成,共有9畫。

來源

“普度”這個詞源自佛教,指的是普遍救度衆生,使衆生擺脫苦難和輪回。

繁體

繁體字中,普度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普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普度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具體古代的寫法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例句

1. 佛教中,菩薩普渡衆生,普度無邊衆生。

2. 他用行動來普度他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組詞

普遍、普及、度量、度日等。

近義詞

救度、挽救、解救。

反義詞

陷害、傷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