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頗眂迦 ”。指狀如水晶的寶石。《阿毗達摩俱舍論》卷二:“又頗胝迦、瑠璃、雲母水等所障雲何得見。”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頗眂迦,陟屍反,亦言婆破緻迦,西國寶名也。舊雲頗梨者,訛略也。此雲水玉或言白珠。”亦省作“ 頗胝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四天王捨金鉢,奉銀鉢,乃至頗胝、瑠璃、馬腦、車渠、真珠等鉢,無尊如是皆不為受。”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二。
“頗胝迦”是一個源自佛教典籍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多用于描述佛教七寶之一,象征純淨與珍貴,常見于漢譯佛經及唐代文獻中,反映了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痕迹。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佛教原典(如《俱舍論》)。
《頗胝迦》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定一個人擁有一種宏偉胸懷和高尚的品質。這個詞是由5個漢字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頗 - 部首為頁,總共有12個筆畫。
胝 - 部首為月,總共有5個筆畫。
迦 - 部首為辶,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頗胝迦》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這部古代哲學著作中。它表達了一個人具有非凡的品質和胸懷,能夠超越一般人的功績。
繁體:
《頗胝迦》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頗脂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頗」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由上面一橫和下面一撇組成。而「胝」和「迦」字的寫法則較為相似,保持了現代漢字的基本形狀。
例句:
他的行為在朋友圈裡引起了廣泛的讨論,大家都認為他具有頗胝迦的氣質。
組詞:
頗高(意思是很高,很深)
同義詞:
高尚,宏偉,崇高,偉大
反義詞:
淺薄,低俗,卑劣,龌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