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裒集的意思、裒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裒集的解釋

(1).輯集。《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 寶應 中, 代宗 語 縉 曰:‘朕嘗於諸王座聞 維 樂章,今傳幾何?’遣中人 王承華 往取, 縉 裒集數十百篇上之。”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六:“ 唐 科目至繁,《唐書》志多不載,或略見於列傳,今裒集於此。” 郭沫若 《批評--欣賞--檢察》:“這些文字我們在報章上雖然多早已見過,但是這麼裒集起來,便成了個整饬的花園。”

(2).召集。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蘇叔黨論田布》:“《斜川集》責 田布 ‘死時何不裒集士卒,申明大義,誓之以死,或可感悟其心’雲雲。殊不知 魏博 傑驁之習,已成痼疾,豈 布 一二語所能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裒集”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póu jí(注音:ㄆㄡˊ ㄐ一ˊ),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輯集;收集整理
    指将分散的内容彙總、編纂成冊。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宗命人收集王維的詩作,“縉裒集數十百篇上之”。宋代趙彥衛的《雲麓漫鈔》也提到“裒集”唐代科舉條目。

  2. 召集(較少見)
    部分文獻中引申為聚集人員,但此用法相對罕見。


二、詞源與用法


三、例句與文獻

  1. 輯集文獻:
    “遣中人王承華往取,縉裒集數十百篇上之。”(《新唐書·王維傳》)
  2. 整理資料:
    “今裒集於此,以便考證。”(《雲麓漫鈔》)

四、近義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如《新唐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裒集的意思

裒集(póu j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聚集、收集、堆積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裒集的部首分别為衣和攴,部首衣表示與衣物相關的事物,攴表示與打擊有關的意義。裒的筆畫數為12畫,集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裒集源于《左傳·桓公三年》:“以玉币裒集。”意為用玉币聚集,後來泛指聚集、積聚或堆積物品。

繁體

裒集的繁體字為穭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穭集,其中穭是指古代一種草字頭的服飾,具有象征權力的意義,集表示聚集的意思。

例句

1. 他們用幾天的時間裒集了大量的木材,準備修建一座大型建築。

2. 她裒集了一些優秀的作品,準備辦一個攝影展。

組詞

裒集的相關組詞有:

1. 裒聚:指聚集、收集。

2. 裒斂:指積聚、積攢。

3. 裒貯:指堆積、貯藏。

近義詞和反義詞

裒集的近義詞包括:積聚、聚集、堆積。

裒集的反義詞包括:分散、分離、擴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