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句的意思、破句的詳細解釋
破句的解釋
[end a sentence at the wrong place] 指在不是一句的地方斷句
詳細解釋
指在不該斷句的地方讀斷或點斷。《五燈會元·天台韶國師法嗣·瑞鹿遇安禅師》:“師乃破句讀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 田小辮子 ﹞未曾念滿三行,已經念了好些破句。” 魯迅 《花邊文學·點句的難》:“常買舊書的人,有時會遇到一部書,開首加過句讀,夾些破句,中部卻停了筆:他點不下去了。”
詞語分解
- 破的解釋 破 ò 碎,不完整:碗打破。破滅。破舊。破敗。破落。破陋。破顔(轉為笑容)。破綻(衣服裂開,指事情或說話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破。 分裂:破裂。破讀(同一個字形因意義不同而有兩個以上讀音,把習慣上通常
- 句的解釋 句 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句讀(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 )。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句 ō 〔高句骊〕古國名,即“高麗”。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破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指在閱讀或标點時不恰當地斷開句子,導緻語句結構不完整或語義混亂。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指在不該斷句的地方錯誤地分割句子。例如古文閱讀時錯誤劃分句讀,或現代文中因标點使用不當導緻的語法錯誤。
- 延伸意義:也可泛指語言表達不準确、語法結構斷裂的現象。
2.來源與用法
- 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十國春秋》,描述彭利用“斷章破句,以代常譚”,即用割裂的句子代替日常對話。
- 現代場景:常見于學生朗讀或寫作時,如标點誤用、句子成分缺失等。例如:“因為今天下雨。所以沒去公園。”(“因為”引導的從句不可獨立成句)。
3.典型例句
- 古文例:“對家稚子,必據書史,斷章破句,以代常譚。”(《十國春秋》)。
- 現代例:“老師強調要避免破句,比如将‘雖然……但是……’拆成兩句。”。
4.注意事項
- 中英文差異:中文破句多與标點或句讀相關,而英語中的“破句”(sentence fragment)特指缺乏主謂結構的非完整句,兩者概念略有不同。
通過合理斷句和規範标點使用,可有效避免破句問題。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案例,可參考《十國春秋》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破句
破句是一個漢字詞,拆分部首為石與言,總體來說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漢字。它的結構相對簡單,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破句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的《易經》中。在《易經》中,破句意指打破文辭的限制,以便更好地表達思想。後來,這個詞逐漸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打破語句的限制或者打破傳統的說法。
繁體
破句的繁體字為破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破句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漢字寫破句時,上方有一個表示石頭的部首,下方則是一個表示言語的部首。
例句
1. 他破句直言,不拐彎抹角。
2. 這部小說在文學界引起了破句的風潮。
組詞
破詞、破彈琴、打破、破紀錄、破産
近義詞
折句、離開、打破、破除
反義詞
連句、整合、保持、固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