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破罐子破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罐子破摔的解釋

[smash a pot to pieces just because it’s cracked—write oneself off as hopeless and act recklessly] 比喻已經弄壞了的事就幹脆不顧,近似“以濫為濫”。破罐子:還比喻壞了貞操的女人

詳細解釋

罐子已經破了,又往破裡摔。比喻有了缺點、錯誤或受到挫折以後,任其自流,不加改正,或反而有意朝更壞的方向發展。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七:“娘們走道以後,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當代》1981年第3期:“當時我有點破罐子破摔,心想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亦省作“ 破罐破摔 ”。 陶斯亮 《一封終于發出的信》:“有時,在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後,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覺得不應該那樣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破罐子破摔”是一個常用的漢語諺語(也有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具有以下核心含義和延伸解讀: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解釋
    指罐子已經破損後,不僅不修補,反而繼續摔打它,使其徹底毀壞。
  2. 比喻含義
    形容當人遇到缺點、錯誤或挫折時,選擇自暴自棄、放任自流,甚至故意向更壞的方向發展。例如:“他考試失利後破罐子破摔,整日沉迷遊戲。”

二、用法與特點

三、出處與演變

四、心理學視角

部分觀點認為,適度的“破罐子破摔”可緩解焦慮(如接受不完美、降低過高期望)。但這種心态需謹慎使用,避免陷入真正的自我否定。

五、使用建議

在表達中需注意語境。例如,勸誡他人時可以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破罐子破摔”;但若描述積極接納缺陷,建議換用“順其自然”等中性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破罐子破摔

破罐子破摔是一個典型的成語,意思是由于某種原因導緻事情敗壞或走向終結,不再修補或挽救。破罐子破摔一詞由破罐子和破摔兩個詞組成。

破罐子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石(砳)和缶(缻),石代表石頭,缶代表陶罐。破罐子在成語中指的是已經破裂無法修複的陶罐,比喻無法挽回或修複的形勢。破摔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石(砳)和手(扌),石代表石頭,手代表手掌。破摔指的是用手把破碎的罐子摔碎,表示毀掉或抛棄的意思。

破罐子破摔這個詞的來源與民間故事有關。據說古時候有一個人名叫白狼,他有一個漂亮的陶罐,但罐子被鄰居的孩子弄壞了。白狼非常氣憤,于是他把陶罐摔破了,決定不再修補。從此之後,人們用破罐子破摔來比喻某事無法挽回或修複的情況。

破罐子破摔也有繁體字寫法,為破罐子破摔。

在古時候,破字的寫法為罸,罐字的寫法為鍋。所以破罐子破摔的古代形式為罸鍋子罸摔。

以下是一些關于破罐子破摔的例句:

1. 他因為失敗而情緒低落,覺得一切都毫無希望,隻能破罐子破摔。

2. 這個項目已經遭遇太多挫折,現在隻能破罐子破摔,重新開始。

組詞

破碎、摔壞、石罐、玻璃破裂

近義詞

按部就班、一刀兩斷、拆東牆補西牆

反義詞

迎刃而解、修舊如舊、揠苗助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