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膽的意思、破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膽的解釋

[frighten seriously] 形容被驚吓得很厲害

詳細解釋

吓破了膽。形容驚怖之至。《韓非子·存韓》:“聞於諸侯也, 趙氏 破膽, 荊 人狐疑,必有忠計。”《漢書·賈誼傳》:“ 梁 起於 新郪 以北著之 河 , 淮陽 包 陳 以南揵之 江 ,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 唐 柳宗元 《古東門行》:“兇徒側耳潛愜心,悍臣破膽皆吐口。” 宋 李清照 《古詩》:“ 匈奴 畏 王商 , 吐蕃 尊 子儀 。夷狄已破膽,将命公所宜。”《明史·卿讓傳》:“昔 宗 嶽 為将,敵國不敢呼名; 韓 範 鎮邊,西賊聞之破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破膽(pò dǎ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形象表現力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指極度恐懼,吓得膽都破裂了,引申為受到極大的驚吓或震懾。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面義與引申義

  1. 字面義

    指膽囊破裂,形容恐懼到極緻,生理上膽為之破。此義強調恐懼的劇烈程度,屬誇張修辭。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典)

  2. 引申義

    泛指因極端驚吓、威脅或震撼而産生的極度恐懼心理狀态。現代漢語中主要使用此比喻義。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古籍典源與用例

  1. 曆史文獻

    • 《後漢書·光武帝紀》載:“破膽喪魂,不知所為”,生動刻畫戰敗者的驚恐之态。
    • 唐代王維《謝敕書賜臘日口脂等表》:“伏以破膽寒心,方積憂惶”,表露臣子面對皇權的敬畏。
  2. 詩詞用例

    杜甫《壯遊》詩:“飲酣視八極,俗物皆破膽”,以“破膽”凸顯豪邁氣概對庸俗之輩的震懾。


三、現代漢語用法

現代語境中,“破膽”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表達,常見于以下場景:


四、語義關聯詞


“破膽”以生理器官“膽”的破裂為喻體,濃縮了漢語“以形寫神”的意象傳統,兼具文學張力與情感表現力,是漢語恐懼語義場的典型表達。


參考來源:

: 漢典“破膽”釋義頁:https://www.zdic.net/hans/%E7%A0%B4%E8%83%86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範晔.《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 中華書局點校本.

: 王維.《王右丞集箋注》卷十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杜甫.《杜詩詳注》卷十六. 中華書局.

: 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破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ò dǎn,基本含義是形容人因極度恐懼或震驚而失去勇氣,類似“吓破膽”的直觀表達。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某種強烈的驚吓或震撼使人感到極度害怕,甚至達到心理防線的崩潰狀态。例如:


二、用法與語境

  1. 強調恐懼程度:
    多用于書面或曆史語境,突出事件或人物帶來的巨大震懾。
    例:“匈奴已破膽,将命公所宜”(李清照詩句,指敵方因恐懼而屈服)。

  2. 比喻性表達:
    可形容因極端壓力或威脅導緻的心理崩潰。
    例:“悍臣破膽皆吐口”(柳宗元詩,指權臣因恐懼而坦白)。


三、近義詞與擴展


四、現代應用

現代中文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學或成語引用中。例如描述重大危機時:“這次事故讓在場者無不破膽”。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比諷比先不斷氣不是路侪衆鸱彜絺章繪句創造觸類春闱儲嗣存泊單立刁告谛妄堆積作用頓踬二合二面二聲反派感疾歌黍共蒂蓮慣寵刮眼鴻儀晦心佳兵不祥葭管讦制巾笥九靈積霙連保臨當隆興寺馬湩賣賦人名答年華垂暮千石起碇清淨取徑染薰十三行恸絕通替妥協塗筍王青蓋車慰勵衛翼五伯無字悟枵腹小胡同小品文謝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