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涉的意思、披涉的詳細解釋
披涉的解釋
翻閱涉獵。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餘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 晉 葛洪 《抱樸子·自叙》:“曾所披涉,自正經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雜文章,近萬卷。”
詞語分解
- 披的解釋 披 ī 覆蓋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穿戴:披挂。披甲。 打開,散開:披襟。披閱。披露(發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劈開,裂開:竹竿披了。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涉的解釋 涉 è 步行過水:涉渡。涉江。跋涉。 到,經曆:涉世(經曆世事)。涉曆。涉險。涉足。 牽連,關連:涉及。涉嫌。涉外(涉及與外國關系的)。交涉。牽涉。涉獵。 動,着(?):涉筆。 筆畫數:; 部首:氵
網絡擴展解釋
“披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翻閱并廣泛涉獵書籍或文獻,強調對知識的廣泛接觸與學習。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詞義:指翻閱書籍并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帶有深入學習和研究的意味。
- 構詞:“披”指翻開、翻閱(如“披閱”),“涉”指涉獵、涉及,合指通過閱讀廣泛接觸知識。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
- 《抱樸子·金丹》:“餘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
(葛洪自述為研究養生之道,翻閱了上千卷書籍。)
- 《抱樸子·自叙》:“曾所披涉,自正經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雜文章,近萬卷。”
(說明其閱讀範圍從經典史籍到雜文,涵蓋廣泛。)
用法說明
- 語境:多用于描述學者或文人廣泛閱讀、鑽研文獻的行為,常見于文言文或學術讨論中。
- 現代適用性: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在文史領域仍可能作為書面語出現。
近義詞
- 披覽:翻閱浏覽。
- 涉獵:粗略學習或接觸多方面知識。
- 博覽:廣泛閱讀。
補充說明
該詞無明确反義詞,但可結合語境用“專精”“深研”等表示與“廣泛涉獵”相反的學習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相關注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涉
披涉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行走困難、過程中艱辛或困苦的意思。它常常用于描述在艱險的地形、泥濘的道路或複雜的環境中緩慢前進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涉的構成是由“扌”(手)和“涉”(shè)兩個部首組成,共計11畫。
來源及繁體:
披涉是一個古代漢字,源于《周易·離經》中的一句話“巽在床下,用史巫紛涉,以追兇也”。繁體字為「纘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披涉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上半部分為「纟」(sī),表示線或繩,下半部分為「涉」,表示行走。由于時代的演變,現代簡化為了現在的形态。
例句:
1. 雨後的山路泥濘不堪,我們隻能披涉前行。
2. 長途跋涉後,他們披涉到達了目的地,但身體疲憊不堪。
組詞:
披山涉水、涉險通過、披星戴月、披荊斬棘。
近義詞:
艱苦跋涉、勞神費力、艱難曲折。
反義詞:
輕松暢快、一帆風順、易如反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