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使贫穷破败。《汉书·赵充国传》:“又因排折 羌 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墬,贫破其众,以成 羌 虏相畔之渐。” 宋 司马光 《乞免永兴军路青苗助役钱札子》:“臣伏见先所散青苗钱,贫破百姓,为害不细。”
(2).贫穷破败。 唐 李德裕 《论丧葬逾制疏》:“生产储蓄,为之皆空,习以为常,不敢自废,人户贫破,抑此之由。”
“贫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使贫穷破败(动词)
指通过某种行为或政策导致他人或群体陷入贫困、衰败的境地。
贫穷破败(形容词)
描述因贫困而导致的衰败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出处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书》《司马光文集》等文献,或通过搜索来源(如、5、6)获取完整信息。
贫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品或环境贫穷、破旧不堪的状态。它指的是贫困和破烂的组合,常用于描述贫困地区或破败的建筑物。
贫破的拆分部首是贝和石,其中贝表示贝壳,石表示石头。它的总笔画数为11,其中贝部2画,石部9画。
贫破是由具有描述贫困状态的意义的“贫”和表达破旧状态的“破”组合而成。这个词语的来源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
贫破的繁体字为「貧破」。
在古代,「贫破」这个词语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然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它们都指向相同的意思。在古时候,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1. 这个贫破的小镇上几乎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2. 我看到那所贫破的房屋,心里不禁一阵酸楚。
1. 贫破无助
2. 贫破区域
3. 贫破的生活
1. 贫穷破败
2. 贫苦落魄
3. 赤贫荒凉
1. 富裕繁荣
2. 兴旺富庶
3. 富可敌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