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聘命的意思、聘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聘命的解释

指皇帝任用官吏的命令。《后汉书·卓茂传论》:“ 卓茂 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餘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 周 燕 之君表閭立馆何异哉?”《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但愚情区区,贪陈所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王涂隔塞,遂无聘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聘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君主以礼聘请贤能之士并授予官职”。该词由“聘”(延请、招请)与“命”(任命、授职)两个语素复合构成,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记载。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聘命特指古代帝王通过隆重礼节征召贤者入朝为官的行为,体现了“礼贤下士”的政治传统。例如《后汉书·周举传》载:“朝廷虚己,聘命三公”,即指朝廷以隆重仪式委任三公要职。这种用人制度在汉代察举制中尤为典型,常与“征辟”制度相关联,强调君主对人才的主动招揽与正式委任。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说文解字》对“聘”的释义为“访也”,本指诸侯间的礼节性访问,后引申为延请贤才;而“命”在甲骨文中象形为“发号施令”,二者结合后形成具有礼仪性与权威性的专有名词。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职官制度或进行历史文献解读时仍具有重要语义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聘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聘命(拼音:pìn mìng)指皇帝对官吏的正式任命命令。该词强调君主对官员的选拔与委任,具有权威性和仪式性,常见于史书或古籍中。

二、历史出处与用法

  1. 古籍例证

    • 《后汉书·卓茂传论》记载:“卓茂断断小宰……首加聘命,优辞重礼”,描述汉光武帝对卓茂的任命。
    •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注引《益都耆旧传》提到“王涂隔塞,遂无聘命”,反映任命受阻的情况。
  2. 词义演变
    现代语境中,“聘命”偶尔被引申为“聘请或委任职务”,但这一用法并不常见,且多用于书面或特定场合。

三、结构解析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帝王的人事任命,如史书、文献分析等场景。现代若使用,需结合上下文明确其古典含义,避免与现代“招聘”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阶北大荒冰糕超度朝章国故车攻马同城防军充饥画饼稠人广众惷驳绰菜大保鼎助遁巡发兵風概俯鉴刮剗寒贫合颖花说柳说界域激历荆高旧雨重逢九铢举例开绿灯开幕抗衾昆阆劳动工具两鼠鬭穴六文流耀明恪魔宫曩哲呕呕盘拢品样乾打雷,不下雨歧嶷亲妮亲贤烧指身无完肤食蚓仲双丁私勇搜捕抬颏泰宇塘卒腾翥岧嶢铁嘴五章贤每蟹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