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恭的意思、不恭的詳細解釋
不恭的解釋
(1)
[irreverent]∶對應尊敬或崇拜的某事物缺少適當的尊敬
言詞不恭
(2)
[disrespectful]∶有損禮儀或禮節的
卻之不恭
(3)
[joking]∶不嚴肅、開玩笑似的
玩世不恭
詳細解釋
(1).不尊敬;不嚴肅。《書·盤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孟子·萬章下》:“﹝ 萬章 ﹞曰:‘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一:“斯蓋罔道不恭,為天罰也。” 單複 《蝸牛》:“這雖然有些不恭,也有些不倫不類,但我前面說過,有些聯想,是很奇特而引人深思的!”
(2).不奉行,不重視。《魏書·律曆志上》:“今 崇 徒教樂童書學而已,不恭樂事,臣恐音律一曠,精賞實難,習業差怠,轉乖本意。”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恭的解釋 恭 ō 肅敬,謙遜有禮貌:恭敬。恭謹。恭候。恭維。恭賀。打恭(拱揖)。洗耳恭聽。 筆畫數:; 部首:小;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不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礎含義
“不恭”主要指态度或言行上缺乏應有的尊敬或禮節,具體表現為:
- 不尊敬:對應當尊重的人或事物表現出輕慢(如“言詞不恭”)。
- 不嚴肅:帶有隨意或玩笑性質的态度(如“玩世不恭”)。
- 禮節缺失:在禮儀場合中行為不合規範(如“卻之不恭”)。
二、詳細釋義
-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孟子·萬章下》提到“卻之,卻之為不恭”,指拒絕他人好意反而顯得失禮。
- 《魏書·律曆志上》用“不恭樂事”批評對禮樂事務的輕視。
-
現代語境擴展
- 可形容傲慢态度(如“負固不恭”)或調侃式行為(如“玩世不恭”)。
三、常見搭配與例句
搭配/成語 |
含義 |
例句 |
玩世不恭 |
以輕率态度對待世事 |
“他的玩世不恭隻是一種僞裝。” |
卻之不恭 |
拒絕他人顯得失禮 |
“你送禮物,我若拒收便是卻之不恭。” |
言詞不恭 |
說話缺乏尊重 |
“談判中需避免言詞不恭。” |
四、補充說明
- 反義詞:恭敬、謙遜、莊重。
- 近義詞:輕慢、怠慢、不敬。
- 英語對應詞:disrespectful(無禮的)、irreverent(不敬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恭是指沒有尊敬或敬畏的态度。它是由“不”和“恭”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 “不”字的部首是一點水,它有四畫。
- “恭”字的部首是心,它有十恭。
來源:
- “不恭”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用來形容對神明或尊長不恭敬的行為。
繁體:
- 繁體字“不恭”與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時候,對于“不恭”的寫法并沒有太多變化,在古籍中,我們能看到字形與現代并無區别。
例句:
- 他的不恭舉止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 對長輩要有恭敬的态度,不能做出不恭的行為。
組詞:
- 不恭敬、不恭順、不恭不敬
近義詞:
- 不敬、不尊重
反義詞:
- 恭敬、尊重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