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壇畤的意思、壇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壇畤的解釋

古代設壇供祭祀的地方。《紅樓夢》第七八回:“借葳蕤而成壇畤兮,檠蓮焰以燭蘭膏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壇畤是中國古代祭祀文化中的專有名詞,由"壇"與"畤"二字複合構成。"壇"指以土築成的方形或圓形高台,《說文解字》釋為"祭場也"(《漢語大詞典》第2冊,1990年版);"畤"特指祭祀五帝的固定場所,《史記集解》引張晏注稱"五帝之畤在雍,畤者神靈所止"(《史記·封禅書》,中華書局1959年版)。二字合稱"壇畤",即專指帝王祭祀天地神靈的禮儀建築群。

從功能演變看,壇畤制度始于秦襄公設立西畤祭白帝(公元前770年),至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于甘泉宮建泰畤祭太一神達到鼎盛(《漢書·郊祀志》,中華書局1962年版)。其建築形制多取"天圓地方"理念,主體由三層圓壇與方形壝垣構成,對應《周禮》"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的典制要求(《三禮圖集注》,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

北京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内)作為現存的壇畍遺存,完整保留了明代"一壇雙畤"格局:中央方形祭壇象征"五色土",東西配設青、赤二畤,南置白色石龛,北立黑色磚室,暗合五行方位(《明史·禮志》,中華書局1974年版)。這種将抽象宇宙觀物化為建築空間的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象天法地"的營造哲學(《中國古代建築史》,劉敦桢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壇畤”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一、基本釋義

  1. 祭祀場所()
    根據漢典及《紅樓夢》引例,“壇畤”指古代設壇祭祀的地方。其中“壇”為祭壇,“畤”特指祭祀場地(讀作zhì)。例如《紅樓夢》第七八回中“借葳蕤而成壇畤兮”,即描述以草木裝飾祭祀場所的場景。

  2. 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人們聚集讨論、交流的場所”,強調集體智慧與思想碰撞的功能,此處“畤”讀作zhǐ。但此用法較罕見,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

二、發音與結構

三、使用建議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獲取更權威的曆時語義演變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方支持財币伥伥超逾乘馬赤髀稠穣出判從輕處罰寸陰是競底柱發困佛爺符號邏輯隔異鼓腕航行回文機壺領郊寒解費糾纆峻竦冷厥镂臂麻累沒矢男孩兒槃錯滂沱乾酒鉗髠錢迷心竅洽普情深一往琴鍵驅動然火繞嘴人人仁柔寡斷賞譽失馬翁食時刷俐霜毳疏引填海田舍眺覽貼挂貼身子聽采危迳溫庭筠瑕累仙人柱遐瞻諧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