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歎咤的意思、歎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歎咤的解釋

亦作“ 歎吒 ”。歎息感慨。《三國志·蜀志·楊儀傳》:“於是怨憤形于聲色,歎咤之音,發於五内。”《周書·蕭詧傳》:“未嘗不盱衡扼腕,歎咤者久之。”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歎吒,到口復嗢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上仙》:“便聞案上作歎咤聲,似一健叟。”


嘆吒:由于憤激而慨歎。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下》:“ 懷玉 ( 李懷玉 )抱冤無訴,於獄中壘石象佛,默期冥報,時近臘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資治通鑒·魏高貴鄉公甘露三年》:“ 吳主 大怒,上馬帶鞬執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後 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歎咤是一個漢語複合詞,本義指因憤激而發出的歎息與叱咤聲,引申為憤慨不平或驚異感慨的情緒表達。該詞屬于古漢語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學作品中仍有保留。

一、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歎咤表示“歎息吼叫”,多用于描寫人物因内心激蕩而發出的複雜聲響組合。《辭源》進一步解釋為“既歎息又叱咤”,強調兩種情緒動作的疊加狀态。

二、經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皇後紀》:“因起,提衍令下,使稱枉,帝以讓永,永曰:‘臣不敢惜生,誠奉诏書耳。’帝意解,曰:‘朕直欲噫氣,何至歎咤!’”此處展現帝王克制怒氣的場景。晉代文獻《晉書·劉琨傳》中“琨乃解帶驚懼,歎咤不能自勝”則表現人物受挫後的強烈情緒反應。

三、用法特征

在語法結構上,“歎咤”常作謂語或定語,如“撫膺歎咤”“歎咤之聲”。其修辭效果強于單獨使用“歎息”或“叱咤”,多用于渲染人物處于矛盾心理或突發情境下的複合情感,常見于曆史叙事及古典小說的人物描寫。

網絡擴展解釋

“歎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情緒表達
    指因憤激、失望或痛苦而發出的歎息或呼喊,常見于描述強烈情感。如《三國志》中記載楊儀“怨憤形于聲色,歎咤之音發于五内”,體現因不滿而慨歎。

  2. 聲音特征
    部分文獻(如)提到可形容“聲音激越有力”,如風聲、雷聲或人的高亢呼喊,但此用法相對少見,多見于文學引申義。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用例,可參考《三國志》《酉陽雜俎》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勢貪財安祿山鄙狹鹁鴿不恤人言糙漆鈔劫車非成和斥大窗花吹毛求疵春信從頭至尾彈冰蛋子大專封底偾師阜生服務态度更直禬禮還直橫弧火炭子郏鄏解駁經官動府阄定窠绫兩心連宵馬庸名分墨法南泥灣撚泛拟疏女床匹處霹靂琴品服憑虛客皮肉虔誠屈處衢逵任令如出一轍散越繩案深刻使料所及世箴說诨話死權死于非命鼍仙土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