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庸的意思、貪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庸的解釋

貪婪昏庸。 明 袁宏道 《與江進之書》:“且世有終日杜門,五月不視事之知縣乎?貪庸甚矣。” 清 唐才常 《論戊戌政變大有益于支6*那》:“快其怨毒之私,因其貪庸之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貪庸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貪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貪婪昏庸,通常用于形容人既貪圖私利又缺乏才能或判斷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貪(tān)
    • 本義指愛財,後多指貪污(如“貪贓枉法”)。
    • 引申為對事物過度追求或不知滿足(如“貪得無厭”)。
  2. 庸(yōng)
    • 原指平凡、平庸(如“庸言庸行”)。
    • 在“貪庸”中側重“昏庸無能”之意,指缺乏能力或判斷力。

二、用法與例句

  1. 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 明代袁宏道《與江進之書》提到:“貪庸甚矣”,批評官員的貪婪與不作為。
    • 清代唐才常《論戊戌政變大有益于支那》中,用“貪庸之位”形容腐敗無能的權位。
  2. 詩詞中的體現
    • 唐代白居易《和〈大嘴烏〉》以“嘴大者貪庸”暗喻貪婪昏聩之人。
    • 宋代張耒《歲暮書事十二首》中“貪庸巧治生”,諷刺貪腐與庸碌并存的現象。

三、近義詞與語境


四、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曆史、文學分析或特定語境中仍具表現力。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貪庸》的意思

《貪庸》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一個人貪婪而懶惰的行為或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貪庸》由部首貝和戎組成,總共包含10個筆畫。

來源

《貪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用以形容一個人貪婪而怠惰的行為。後來逐漸成為一個普遍使用的詞彙。

繁體

《貪庸》的繁體字為「貪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貪庸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例如,有人會将貪寫成「貪」,将庸寫成「邕」。

例句

1. 他一心隻想着自己的利益,完全沉溺于貪庸之中。

2. 這位官員因為貪庸而被罷官。

3. 在這個競争激烈的社會中,貪庸的人很難取得長久的成功。

組詞

貪心、貪婪、庸碌、庸俗

近義詞

貪婪、貪得無厭、貪欲

反義詞

正直、勤奮、節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