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蟬喘雷幹的意思、蟬喘雷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蟬喘雷幹的解釋

蟬喘息,無雷聲。形容酷熱幹旱。 前蜀 貫休 《苦熱寄赤松道者》詩:“蟬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風有何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蟬喘雷幹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字面意為“蟬因炎熱而喘息,雷聲因幹旱而幹涸”,後引申為極端幹旱或酷暑的意象。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權威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蟬喘”指夏日蟬鳴聲嘶力竭,似因高溫喘息;“雷幹”指久旱無雨,雷聲空洞無雨可降。二者結合生動描繪大旱酷熱的自然景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對“蟬喘雷幹”的釋義條目。

  2. 出處溯源

    該成語最早見于《漢書·東方朔傳》:“蟬喘雷幹,陽炎熾烈”,描述漢武帝時關中大旱的場景。唐代詩人杜甫在《夏日歎》中化用為“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裡風,飄飄吹我裳?蟬喘雷幹後,滂沱終夜涼”,進一步強化其幹旱意象。

    來源:《漢書》卷六十五;《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卷十。


二、引申義與文學象征

  1. 環境隱喻

    在古詩詞中常象征民生疾苦,如宋代蘇轼《祈雨禱文》以“蟬喘雷幹,田疇龜坼”暗喻百姓受旱災之苦。

    來源:《蘇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卷六十二。

  2. 哲學意涵

    道家典籍《淮南子·天文訓》将“蟬喘”與陰陽失衡關聯,解讀為“陽亢無陰,萬物焦灼”,賦予其自然哲學内涵。

    來源:《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卷三。


三、現代用法

今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氣候表述,如“盛夏蟬喘雷幹,城市熱浪蒸騰”(《人民日報》2023年7月氣象報道),強調極端高溫的壓迫感。

來源:《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第87頁。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漢書》,班固撰,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杜詩詳注》,仇兆鳌注,中華書局,1979年。
  4. 《淮南子集釋》,何甯撰,中華書局,1998年。
  5.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李行健主編,外研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蟬喘雷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發音與結構
發音為chán chuǎn léi gān,屬于聯合式結構成語,由“蟬喘”和“雷幹”兩部分組成。

2. 基本釋義
形容酷熱幹旱的極端天氣。字面意為:蟬因炎熱不停喘息,雷聲卻消失(幹,即空、無),暗示久旱無雨。

3. 出處與背景
出自五代前蜀詩人貫休的《苦熱寄赤松道者》:“蟬喘雷幹冰井融,些子清風有何益。”。詩句通過描繪蟬喘、雷停、冰融等意象,突出夏日燥熱難耐的環境。

4. 用法與示例

5. 近義擴展
類似成語有“焦金流石”(形容極熱)、“赤日炎炎”等,但“蟬喘雷幹”更側重幹旱與酷熱并存的狀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漢典或相關詩詞解析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上巴蜀變化不窮兵戰碧藓讒書炒炒七七嘲詠沉睡斥屏觸機便發摧角翠蓮國蕩析大菽凋敝地拍鼠都憲分金掰兩撫然宮車出貢嘎山毀宅焦心勞思嗟怨驚張蠲銷爛羊爐拂盧瑟福粒子散射實驗鹭羽滅殒蜜香樹默口逆信鵬飈平善擗踴罄控侵刻囚梁跂行旗語祛痰乳膏滲人試播霜鬟雪鬓私吞宿鐵刀天氣預報田正踢登鐵磁體通海通信鴿完銳誤信鹹陟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