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探取的意思、探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探取的解釋

(1).試探。《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賊憑恃山川,二祖勞於前世,猶不克平,朕豈敢自多,謂必滅之者。謂将以為不一探取,無由自弊,是以觀兵以闚其釁。” 茅盾 《子夜》八:“她以為父親是要利用 劉玉英 來探取 老趙 的秘密。”

(2).預支。《晉書·愍懷太子遹傳》:“東宮舊制,月請錢五十萬,備於衆用,太子恒探取二月,以供嬖寵。”《資治通鑒·晉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探取,預取也。”

(3).摸取。 宋 陳元靓 《歲時廣記·人日》:“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餡中置帋籤或削木書官品,人自探取,以蔔異時官品高下。”《宋史·李迪傳》:“對曰:‘臣向在 陝西 ,以方寸小冊書兵糧數備調發,今猶置佩囊中。’帝令自探取,目黃門取紙筆,具疏某處當留兵若幹,餘悉赴塞下。”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良朋意氣真豪放,肯把身投巨浪,直待要探取驪珠返故鄉。”

(4).探問。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十出:“因甚家中鬧聲沸……到堂前探取,免心下多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四折:“多不到半月十朝,親家母又來探取。他道女孩兒不曾到家,驚的俺母親進退無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探取”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試探
    指通過間接方式測試對方意圖或情況。
    例:《三國志·魏志·華歆傳》中“探取”指軍事偵察;茅盾《子夜》中描述用此詞表示探聽機密。

  2. 預支
    表示提前支取錢物。
    例:《晉書·愍懷太子傳》提到太子“探取二月俸錢”;《資治通鑒》亦引用此例,胡三省注“探取,預取也”。

  3. 摸取
    指伸手摸索或隨機抽取。
    例:宋代《歲時廣記》記載立春時“探取”寫有官品的紙籤占卜;《宋史·李迪傳》中描述從佩囊中“探取”兵糧記錄。

  4. 探問
    指詢問或打探消息,此義項使用較少,多見于近現代文本。


二、延伸理解


三、使用建議

如需更多例句或考據,可查閱漢典、《宋史》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探取

探取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探尋并取得。它由“手”、“才”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拆分部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字的意思和構造。

來源

探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最初的寫法是用象形符號表示,意思是用手去取得。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逐漸簡化,形成了現在的形态。

繁體

探取的繁體寫法是「探取」,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字形的複雜性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字的時候,探取的字形略有不同。舊時的寫法是「叔」代表探的意思,「取」代表取得的意思。通過組合這兩個字,形成了探取的寫法。

例句

1. 他們正在探取海底的秘密。

2. 我們需要探取更多的信息來幫助做出決策。

近義詞

探求、探尋、探索、探索

反義詞

放棄、舍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