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歎觀止矣的意思、歎觀止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歎觀止矣的解釋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歎觀止矣"是一個文言成語,現多寫作"歎為觀止",其核心含義是贊歎所見事物盡善盡美,達到了極緻,無以複加。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典籍的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與整體語義

    • 歎:贊歎、感歎。
    • 觀:觀看、觀賞。
    • 止:停止、終止,引申為頂點、盡頭、極緻。此處是關鍵,意指事物美好到極點,觀賞到此即可停止,不必再看别的了。
    • 矣:文言句末語氣詞,表示感歎或肯定,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了”、“啦”。
    • 整體釋義:看到這裡就可以停止了(不必再看别的了),表示對所見事物的極度贊美,認為其已達到最高境界,完美無缺。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公子季劄出使魯國,觀賞魯國保存的周代樂舞。當看到《韶箾》(即舜樂《韶》)時,他深受震撼,贊歎道:“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帱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季劄認為《韶》樂所體現的德行崇高偉大,像天一樣覆蓋萬物,像地一樣承載一切,即使有更偉大的德行,也無法超越它了,觀賞至此已達到頂點,不必再看其他樂舞了。後世據此提煉出“歎觀止矣”或“歎為觀止”。

  3. 用法與語境

    • 用于表達對文學藝術、技藝表演、自然景觀、宏偉建築、傑出成就等美好、壯觀、精妙事物的最高程度贊美。
    • 強調事物達到了登峰造極、完美無瑕的程度。
    • 常作謂語、賓語,如“令人歎觀止矣”、“堪稱歎觀止矣”。
    • 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其變體“歎為觀止”。
  4. 權威詞典釋義佐證

    • 《漢語大詞典》:明确收錄“歎觀止矣”詞條,釋義為“贊歎所見事物好到極點”,并直接引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的典故作為書證。
    • 《辭海》:在解釋“歎為觀止”時指出其源于“歎觀止矣”,釋義為“指贊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 《古代漢語詞典》:對“觀止”的解釋為“所見事物盡善盡美,無以複加”,并引用《左傳》季劄之言。
    • 《現代漢語詞典》:雖主要收錄“歎為觀止”,但釋義“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準确反映了“歎觀止矣”的核心含義。
  5. 同義與關聯表達

    • 歎為觀止:現代最常用的同義成語,語義與“歎觀止矣”完全相同。
    • 拍案叫絕、擊節贊歎、贊不絕口:表達強烈的贊歎,但未必強調“達到極緻,無以複加”這層極限含義。
    • 登峰造極、無與倫比:形容事物達到最高點或沒有能比得上的,與“歎觀止矣”所贊歎的對象特質一緻。

“歎觀止矣”源自《左傳》,意指贊歎所見事物美好、精妙到了極點,達到無以複加的完美境界,認為觀賞至此即可滿足,不必再看其他。它是漢語中表達最高程度贊賞的經典成語之一。

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權威語文工具書)
  2. 《辭海》 (大型綜合性辭典)
  3. 《古代漢語詞典》 (專業古漢語工具書)
  4. 《現代漢語詞典》 (權威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歎觀止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或技藝精妙絕倫、達到極緻,令人感歎無需再看其他同類事物。例如形容自然景觀、藝術作品或高超技藝的完美程度。


二、出處與演變

  1. 典故來源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國公子季劄在魯國觀賞樂舞,看到舜時的《韶箾》後贊歎:“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意為“看到這裡已足夠,其他樂舞不必再看了”)

  2. 後世引用
    清代文獻如《壺天錄》《履園叢話》中均有使用,例如:“遊滬者得未曾有,無不歎觀止矣。”


三、結構與解析


四、使用場景

  1. 贊美自然或人文景觀
    :“黃山雲海奇觀,令人歎觀止矣。”
  2. 形容藝術或技藝的高超
    :“敦煌壁畫筆法精妙,觀者無不歎觀止矣。”
  3. 強調事物的完美性
    :“這場表演融合科技與藝術,堪稱歎觀止矣。”

五、近義與辨析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左傳》及清代筆記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鼇頭獨占傍接豹腳蚊背書勃屑不以為恥侪輩鬯草倡園吵窩子承情恥疚遲疑未決揣骨聽聲調沃敵占區東上風餐風水風行電掃宮裝鼓行函開厚墩兒皇上華言講帏叫闆驕妄艽野擠對節分急疾巾褚謹信疾俏九歸開筵刻納口緊叩颡狂稺唠扯連鼇連黏淩侮慄鋭漠然凝澄聘貢清尚飒然山黛手生樹勢特絕庭堂文武士險釁绡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