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唐書的意思、唐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唐書的解釋

(1).指《尚書》中的《堯典》《三國志·吳志·陸抗傳》:“ 抗 上疏曰:‘臣聞開國承家,小人勿用;靖譖庸回,《唐書》攸戒。’”

(2).指《舊唐書》《新唐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唐書》是中國古代正史文獻的統稱,包含兩部獨立編纂的唐代斷代史著作,分别為《舊唐書》和《新唐書》。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展開分析:

  1. 基本定義

    《唐書》通常指代記載唐朝曆史的兩部官修史書。《舊唐書》原名《唐書》,由五代後晉劉昫領銜編修,成書于945年,共200卷,以保存原始史料見長;《新唐書》由北宋歐陽修、宋祁等人重修于1060年,補充了晚唐文獻,體例更為嚴謹。兩者均列入“二十四史”,是研究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依據。

  2. 編纂背景差異

    《舊唐書》成書于政權更疊頻繁的五代時期,編纂時間倉促,大量引用唐代實錄、國史原稿,語言質樸但偶見重複;《新唐書》則因北宋學者認為前書“言淺意陋”,側重精簡文字、增設《兵志》《選舉志》等新門類,确立後世正史編纂範式。

  3. 内容結構特征

    兩書均采用紀傳體,包含本紀、志、表、列傳四部分。《舊唐書》本紀占比30%,詳載帝王言行;《新唐書》新增《宰相表》《方鎮表》,強化制度史脈絡。詞彙使用上,《舊唐書》保留唐代口語化表述,《新唐書》則偏重古文修辭。

  4. 權威性佐證

    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考訂,《舊唐書》因直接采用唐代原始檔案,在記載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史實時更具可信度;《新唐書》則因校勘嚴謹,被明清科舉列為标準史書範本。現代學者建議兩書互參,以全面還原唐代社會面貌。

網絡擴展解釋

“唐書”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指代兩部唐代正史

    • 《舊唐書》:由五代後晉劉昫、張昭遠等人編纂,成書于945年,共200卷,記載唐朝自高祖至哀帝共290年曆史。其特點為直接引用唐代原始文獻,保留大量诏令、奏議等史料。
    • 《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宋祁等重修于1060年,共225卷。相較于《舊唐書》,其内容更精簡,新增《兵志》《選舉志》等志書,但删減部分原始文獻。
  2. 古籍中的特殊指代

    • 極少數文獻(如《三國志·吳志》)中,“唐書”可能指《尚書·堯典》,但此用法罕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兩版《唐書》對比 | 項目 | 《舊唐書》 | 《新唐書》 | |------------|--------------------------|--------------------------| | 編纂時間 | 五代後晉(945年)| 北宋(1060年) | | 特點 | 史料原始豐富,但結構松散 | 體例嚴謹,新增分類 | | 後世評價 | 史料價值高 | 文學性更強,部分内容簡略 |

建議:研究唐代曆史時,宜兩書參照使用。《舊唐書》適合原始文獻考證,《新唐書》便于系統了解制度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阿難阿循白頭相并驫水碧緑不大鈔綴稱尊馳蹤糍團貸方敵鬥對外犯霄苻婁鲠議河魁靧面講問矯猛嚼頭階霤街樾浸蝕金镯谲蕩鈞樂拘訊苛難狂惑楞頭楞腦淩雜米鹽鱗物流水遊龍龍飛鳳舞毛刷麻籸偏見牆皮乾勁狨鞯沙堿地上陽花山藻生角生受松文紙速印機韬光鐵塹潼潼透鏡推宕腿胯途迍王綱蕪駁寫工西封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