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唐書的意思、唐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唐書的解釋

(1).指《尚書》中的《堯典》《三國志·吳志·陸抗傳》:“ 抗 上疏曰:‘臣聞開國承家,小人勿用;靖譖庸回,《唐書》攸戒。’”

(2).指《舊唐書》《新唐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唐書”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指代兩部唐代正史

    • 《舊唐書》:由五代後晉劉昫、張昭遠等人編纂,成書于945年,共200卷,記載唐朝自高祖至哀帝共290年曆史。其特點為直接引用唐代原始文獻,保留大量诏令、奏議等史料。
    • 《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宋祁等重修于1060年,共225卷。相較于《舊唐書》,其内容更精簡,新增《兵志》《選舉志》等志書,但删減部分原始文獻。
  2. 古籍中的特殊指代

    • 極少數文獻(如《三國志·吳志》)中,“唐書”可能指《尚書·堯典》,但此用法罕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兩版《唐書》對比 | 項目 | 《舊唐書》 | 《新唐書》 | |------------|--------------------------|--------------------------| | 編纂時間 | 五代後晉(945年)| 北宋(1060年) | | 特點 | 史料原始豐富,但結構松散 | 體例嚴謹,新增分類 | | 後世評價 | 史料價值高 | 文學性更強,部分内容簡略 |

建議:研究唐代曆史時,宜兩書參照使用。《舊唐書》適合原始文獻考證,《新唐書》便于系統了解制度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唐書的意思

《唐書》是中國古代的一本重要史書,是記錄中國唐朝曆史的正史之一。它詳細記載了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的内容,對于研究唐朝曆史具有重要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唐書》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和《書》。其中,《》是一個獨立的部首,沒有具體的拆分部首;《書》的拆分部首是“言”,它由二橫和三點構成。

來源與繁體

《唐書》最早的版本是由唐代宰相魏徵主持編纂的,原稿由杜佑整理完成。後來,經過多次修訂和增補,才形成了現存的版本。在繁體字中,唐書的書名寫作《唐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唐書》的書名為例,古代文字中的《》字在現代常常用書名號“”代替,即雙引號。另外,古代的字體形狀與現代也有所差異,更加古樸而簡練。

例句

《唐書》中有許多例句可以作為參考和學習:

1. 《唐書》自開府以來,成為研究唐朝曆史的重要資料。

2. 那位學者用《唐書》中的例句為自己的論文做了佐證。

組詞

與《唐書》相關的組詞有:

1. 唐代:指的是唐朝這個曆史時期。

2. 史學:研究曆史的學科。

3. 編纂:編輯整理書籍的行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唐書》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元書

2. 史書

與《唐書》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詩集

2. 小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