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怅然自失貌。《庄子·田子方》:“ 子方 出, 文侯 儻然终日不言。” 成玄英 疏:“儻然,自失之貌。闻谈 顺子 之德,儻然靡据,自然失所谓,故终日不言。”
(2).漠然,无思虑貌。《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儻然不受。” 成玄英 疏:“儻是无心之貌。”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庆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儻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3).恍忽貌。 明 张煌言 《赠陈文生侍郎返命闽峤》诗之一:“倡予还和汝,天梦儻然醒。” 清 吴伟业 《柳敬亭传》:“於是听者儻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4).倘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如若有本钱的,他拼这账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气。”
偶然;侥幸。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傥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表示“偶然”“不期然而然”或“怅然自失”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释义进行说明:
偶然;意外
指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非刻意为之。
例证:
“傥然来异物,寂寞不寻常。” ——《汉语大词典》引《庄子·缮性》注
来源:《汉语大词典》(权威辞书)
怅惘自失貌
形容因失落、茫然而心神不定的情态。
例证:
“傥然若有失,抚己徒怀惭。” ——王充《论衡·道虚》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傥”通“倘”,表假设或偶然;“然”为状态后缀,整体强调“不期而至”或“恍惚”之意。
《庄子·天地》:“傥然立于四虚之道。” 郭象注:“无执无守,故傥然而自得。”
来源:中华书局《庄子集释》
词汇 | 侧重含义 | 区别 |
---|---|---|
傥然 | 意外性、恍惚感 | 含主观情绪色彩 |
偶然 | 客观随机性 | 中性描述事件 |
蓦然 | 瞬间突发 | 强调时间短促 |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多见于: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备注“书面语词”
参考资料:
“傥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怅然自失貌
指人因失落或困惑而心神不定的状态。例如《庄子·田子方》中描述文侯“儻然终日不言”,成玄英注解为“自失之貌”。唐代贯休诗句“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也体现了这种情绪。
漠然无思虑貌
表示对事物淡然处之、无欲无求的态度。《庄子·天地》提到“儻然不受”,成玄英解释为“无心之貌”,即不执着于外界的评价。
恍忽貌
形容恍惚、朦胧的状态。明代张煌言诗句“天梦儻然醒”和清代吴伟业《柳敬亭传》中“儻然若有见”均描绘了这种意境。
倘若(连词用法)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如宋代黄庭坚词句“傥然图画麒麟”,以及现代例句“傥然遇到困难,可寻求帮助”。
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庄子》及唐宋诗词作品。
哀祭安详恭敬半罐水办学标品必要条件不淹时采薪之疾答剌罕大说钉是钉,铆是铆二竪分祷改变寡辣观美合谋劾验灰死叫噪诘明机密房金法井底鼃惊嘷金钩激迫絶叫惧色寇雉軖头馈赆棱线流言止于智者笼而统之毛头毛脑秘幻沐露沾霜慕势纳禄驽马恋栈豆驽拙棚舍掮客齐垒啼乌三愆神谟庙筭税骖顺口开河私奸颂论堂溪陶远条会瓦楞问辠物阜小天地斜掩翕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