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傥然的意思、傥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傥然的解释

(1).怅然自失貌。《庄子·田子方》:“ 子方 出, 文侯 儻然终日不言。” 成玄英 疏:“儻然,自失之貌。闻谈 顺子 之德,儻然靡据,自然失所谓,故终日不言。”

(2).漠然,无思虑貌。《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儻然不受。” 成玄英 疏:“儻是无心之貌。”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庆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儻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3).恍忽貌。 明 张煌言 《赠陈文生侍郎返命闽峤》诗之一:“倡予还和汝,天梦儻然醒。” 清 吴伟业 《柳敬亭传》:“於是听者儻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

(4).倘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老旦﹞相公休焦,儻然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如若有本钱的,他拼这账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儻然是箇小经纪,只有这些本钱……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絶了咽喉之气。”

偶然;侥幸。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傥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1. 怅然自失貌
    指人因失落或困惑而心神不定的状态。例如《庄子·田子方》中描述文侯“儻然终日不言”,成玄英注解为“自失之貌”。唐代贯休诗句“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也体现了这种情绪。

  2. 漠然无思虑貌
    表示对事物淡然处之、无欲无求的态度。《庄子·天地》提到“儻然不受”,成玄英解释为“无心之貌”,即不执着于外界的评价。

  3. 恍忽貌
    形容恍惚、朦胧的状态。明代张煌言诗句“天梦儻然醒”和清代吴伟业《柳敬亭传》中“儻然若有见”均描绘了这种意境。

  4. 倘若(连词用法)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如宋代黄庭坚词句“傥然图画麒麟”,以及现代例句“傥然遇到困难,可寻求帮助”。

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庄子》及唐宋诗词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傥然

傥然(tǎng rá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傥和然两个部分组成。傥是指古人手拿羽毛,在舞蹈时,身体行动轻盈自如的样子;然表示事情发生的样子。因此,傥然表示一个人行动轻盈自如、动作优美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事物自然而然地发生。

傥然的拆分部首是人,分别位于“亿”和“百”之间。它的总笔画数为16,其中傥部分的笔画数为12,然部分的笔画数为4。

傥然一词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最早可追溯到北宋辛弃疾的《贺新郎·东篱把酒》中。由于其意义丰富、形象生动,逐渐在文人雅士之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词语。

傥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傥和然分别由五部分组成。傥字的古代写法包括头部、身体、手臂和两只腿;然字的古代写法包括头部、身体和下半部分。当时的字形更为复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动作和自然的细腻感受。

以下是几个使用傥然的例句:

1. 他的舞姿婀娜多姿,傥然成为全场的焦点。

2. 湖面上微风轻拂,倒影傥然而动。

3.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不胜收,大街小巷傥然一新。

由傥字和然字组成的其他词语包括:傥儡(tǎng lěi,指傀儡)、傥洁(tǎng jié,洁净)、傥逸(tǎng yì,优雅)、傥丽(tǎng lì,华丽)等。

与“傥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婀娜多姿、飘逸、轻盈等。

与“傥然”意思相反的词语有:笨拙、沉重、迟缓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