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堂陛的意思、堂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堂陛的解釋

(1).廳堂和台階。亦指宮内。 漢 劉向 《說苑·尊賢》:“ 魯哀公 問於 孔子 曰:‘當今之時君子誰賢?’對曰:‘ 衛靈公 。’公曰:‘吾聞之,其閨門之内,姑姊妹無别。’對曰:‘臣觀於朝廷,未觀於堂陛之間也。’”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無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來祭享。”

(2).指朝廷。《舊唐書·來瑱傳》:“頃者分閫頒條,久淹 江 漢 。或頻徵不至,或移鎮遲留,實乖堂陛之儀,爰及幹戈之忿。” 宋 蘇轼 《賜試戶部侍郎趙瞻陳乞便郡不允诏》:“庶前後相繼,朝不乏人,則堂陛自隆,國有所恃。”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四:“我 清 朝堂陛森嚴,京官除各部院堂官及道科外,外官除督撫藩臬外,均不準專摺言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堂陛是漢語複合詞,由“堂”與“陛”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建築空間)

指古代宮殿建築中“殿堂”與“台階”的組合結構:

二、禮制象征(政治隱喻)

引申為君主與臣子的權力關系,體現封建禮制的空間政治學:

三、文化意象(文學修辭)

在古典文學中衍生為朝廷威儀的代稱,常見于史書與奏議: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ISBN 978-7-100-08443-3
  2. 《漢書·梅福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中國古代禮制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P.176-179

網絡擴展解釋

“堂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廳堂與台階
    指古代宮殿或建築中的廳堂及其台階,常象征皇權或威嚴。例如,唐代韓愈在《祭湘君夫人文》中描述“堂陛頽落”,即指建築結構的破敗。

  2. 代指朝廷或宮廷
    引申為朝廷的象征,如《舊唐書》提到“實乖堂陛之儀”,即指違背朝廷禮儀。


二、文學與曆史語境

  1. 象征意義
    在古典文學中,“堂陛”常通過建築的高大台階暗喻地位顯赫或權力核心。宋代張镃詩句“堂陛分古始,高卑定常儀”即用其體現等級秩序。

  2. 使用範圍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及詩詞,如漢代劉向《說苑·尊賢》中,孔子以“堂陛之間”對比朝廷内外禮儀。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三、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6中的詩詞及史書引文。

别人正在浏覽...

八米詩備預不虞辯學殘漏趁漢大腳片兒東方彙理銀行斷除斷鞅綱柄幹輿弓服官帽貫涉國能過盞顧愆酣中客濠梁哄騰後傳湔浣谏士蛟龍解職絶力開車髡放樂風烈烈六傅六箴落解粥眉飛色舞蜜杏儗儗愆尤請酒輕煙親劄阙蠹鵲尾色力商氣十朋時遇吮癕舐痔死交題材投入土中玩志偉長微隱污滅五雲樓下碇稅險傲小牙子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