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碳、氧構成的基(=CO)。也叫碳酰基。
羰基(拼音:tāng jī,注音:ㄊㄤ ㄐㄧ)是有機化學中由碳原子和氧原子通過雙鍵(C=O)連接而成的官能團,具有以下核心特性:
組成與雜化
羰基由sp²雜化的碳原子與氧原子通過雙鍵結合,鍵長約1.22埃。由于氧的電負性(3.5)遠大于碳(2.5),電子雲偏向氧原子,形成極性雙鍵。
極性特點
雙鍵的極化使羰基碳帶部分正電荷,氧帶部分負電荷,這種極性是羰基化學反應活性的基礎。
親核加成反應
羰基碳易受親核試劑(如HCN、Grignard試劑)攻擊,生成醇、胺等産物。例如醛/酮與氫氰酸生成氰醇。
還原反應
羰基可被還原為羟基(如用NaBH₄或LiAlH₄),最終生成醇類化合物。
羟醛縮合反應
在堿性條件下,含α-H的羰基化合物可發生縮合,生成β-羟基醛/酮。
氧化差異
醛的羰基可被氧化為羧酸(如用KMnO₄),而酮的羰基通常不易被氧化。
羰基廣泛存在于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中,是藥物合成(如阿司匹林)、高分子材料(如聚酯)的關鍵結構單元。
如需更完整的化學反應示例或具體化合物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及高中化學教材。
羰基(carbonyl)是有機化學中常見的一個功能團,指的是含有碳氧雙鍵(C=O)的官能團。羰基在有機化學反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羣部》是羰基的部首,由三橫和三豎組成。《說文解字》中将《羣部》解釋為群衆聚集的地方。拆分羣部後,可以得到羣(兩個橫,三個豎)和部(四橫)兩個部分。
羰基一詞最早出現在德國化學家阿德爾伯特·諾伊豪斯(Albert Niemann)于1868年使用。在此之前,人們使用氧化基(oxydyl)來描述這樣的官能團。
羰基的繁體為鍛基。
在古代,羰基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然而,羰基的基本形态和現代寫法相似,保持了C=O的組合形态。
1. 羰基化合物在許多有機反應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2. 該化合物含有兩個羰基團,具有較高的活性。
3. 羰基官能團和烯烴官能團可以進行親核加成反應。
羰基合成、羰基化學、羰基還原、*********化
醛基、酮基
烷基、烴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