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堂斧的意思、堂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堂斧的解釋

指墳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寬上狹長形者。語出《禮記·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 鄭玄 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殺,刃上而長…… 孔子 以為刃上難登,狹又易為功。” 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十:“ 春浮 ( 蕭伯玉 家園,今為葬地)精舍營堂斧,東壁高樓束 楚 薪。”參見“ 堂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堂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墳墓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墳墓的形制,其中“堂”指四方形且高聳的封土,“斧”指下寬上窄、形似斧刃的長條形封土。這一說法源自《禮記·檀弓上》中孔子對墓穴形狀的讨論。

  2. 詞源與文獻依據
    出自《禮記·檀弓上》:“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斧者矣。”東漢鄭玄注解:“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殺(上窄下寬),刃上而長。”孔子認為斧形封土雖難攀登,但施工更簡便。

  3. 結構與象征意義

    • 堂形:體現莊重穩固,符合傳統禮制對墓葬的規範。
    • 斧形:側重實用功能,反映古代因地制宜的喪葬觀念。
  4. 曆史用例
    清代錢謙益在《病榻消寒雜詠》中寫道:“春浮精舍營堂斧”,此處“堂斧”代指墓地,印證了該詞的沿用。

  5. 現代認知
    當代詞典(如漢典)将其列為古語詞,主要用于文獻解讀,實際使用已罕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堂斧

堂斧

堂斧(táng f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堂”(táng)是一個意思是“廳堂”的名詞,意味着大堂或寬敞的廳堂;“斧”(fǔ)是一個指代“斧子”的名詞,意味着砍伐樹木的工具。

堂斧的拆分部首是“攵”和“斤”。其中,“攵”是一個部首,表示與手有關的意思;“斤”則是一個漢字,表明與刀斧有關的意思。

“堂斧”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論語·陽貨》這一篇章。在原文的上下文中,孔子回答了關于道德的問題,并使用了這個詞來比喻說話的人應該適當地校準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就像使用斧頭砍伐樹木一樣。

在繁體字中,“堂斧”這個詞同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隻是書寫方式稍微不同。

古時候,“堂斧”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今天相比也稍有不同。現在,“堂”字的“土”部下面有一橫,而古時候的寫法是沒有這個橫的。

以下是一個關于堂斧的例句:
這位講師以堂斧之法,砍去了學生們錯誤思想的枝葉。

與“堂斧”相關的組詞有:堂朱(táng zhū)、堂燕(táng yàn)、斧正(fǔ zhèng)等。這些詞語都以“堂”或“斧”為基礎,并通過加入其他字或部首來産生不同的含義。

“堂斧”的近義詞可以是“正斧”(zhèng fǔ)、“聖斧”(shèng fǔ),反義詞可以是“僞斧”(wěi f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