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的意思、胎息的詳細解釋
胎息的解釋
(1).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後漢書·方術傳下·王真》:“年且百歲,視之面有光澤,似未五十者。自雲:‘周流登五嶽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 李賢 注引《漢武内傳》:“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坐胞胎之中,則道成矣。”《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且説 張果 是 帝堯 時一個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歲。”
(2).指氣息;呼吸。 唐 高彥休 《唐阙史·王居士神丹》:“則以前藥復滴於鼻,須臾忽蘇,黎明則胎息續矣。” 宋 範成大 《石湖書事》詩:“兀坐胎息勻,不覺清夢熟。”
(3).猶師承;效法。 清 紀昀 《<陳後山詩鈔>序》:“然胎息古人,得其神髓,而不掩其性情,此 後山 之所以善學 杜 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四:“舍人( 譚瑩 ) 樂志堂 集文詩略,亦多胎息六朝之作。” 茅盾 《民間、民主詩人》:“最近, 馬凡陀 的胎息于‘吳歌’的新詩,也頗值得稱賞。”
詞語分解
- 胎的解釋 胎 ā 人或其他哺乳動物母體内的幼體:胎兒。胎生。胎教(刼 )(指通過母體對胎兒施加影響,為胎兒發育提供良好的條件)。胚胎。懷胎。 事的開始,根源:禍胎。 器物的粗坯:泥胎。銅胎。 襯在衣服、被褥面子
- 息的解釋 息 ī 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歎息。窒息。瞬息萬變。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甯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養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兒女:子息。 利錢:息
網絡擴展解釋
胎息是一個多維度概念,其核心含義在不同領域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本義與道家修煉
-
原始本義
指胎兒在母腹中通過臍帶進行的物質交換(即胎盤呼吸),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呼吸。這一生理現象引申為道家修煉術語。
-
道家修煉方法
道家認為胎息是通過意念引導的高層次内呼吸,以丹田為中心進行能量循環。修煉到極緻時,外呼吸(口鼻呼吸)會自然減弱甚至暫時停止,實現“體呼吸”(通過毛孔與外界交換氣體)。
二、核心特征
- 呼吸狀态:修煉者雖保持自然外呼吸,但注意力完全轉向丹田,形成“若存若忘”的呼吸節奏。
- 能量轉換:強調人體與宇宙能量的連接,通過内氣運行實現生命能量的自我修複與提升。
三、作用與争議
-
修煉目标
道家典籍記載,胎息可達到返老還童、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認為是“長生之徑,仙道之門”。
-
現代争議
部分觀點認為胎息并非可主動練習的功法,而是修煉到高深階段自然呈現的狀态,對刻意教授胎息方法持否定态度。
四、其他領域延伸
- 文學比喻:用于描述對古人作品的深度模仿,如清代紀昀評價陳後山詩“胎息古人”。
- 命理解讀:在八字命理中,胎息被賦予預測個體命運發展的象征意義(此解釋權威性較低,僅供參考)。
提示:不同文獻對胎息的描述存在差異,建議結合《抱樸子》《雲笈七籤》等道家經典進一步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胎息》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部首可以分為“月”和“心”,總共有8畫。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胎兒在母體内的生命活動和呼吸。
《胎息》一詞來源于古代醫學術語,描寫了胎兒在母體内的呼吸活動。在古代,人們對胎兒的生命活動十分關注,而胎息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胎兒的健康狀況和生命力。
《胎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胎息」。繁體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一些中文傳統文化保護較完整的地方,目前在大陸地區的日常使用中已較為罕見。
古時候,《胎息》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并沒有确切的記載。由于漢字的發展,字形和寫法會隨着時間和地域的變遷而改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胎息》的例句:
1. 我們需要仔細觀察胎息的情況,以确保胎兒健康發育。
2. 胎息是評估孕婦和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3. 醫生通過監測胎息來判斷胎兒是否受到了足夠的氧氣供應。
《胎息》的組詞:
1. 胎動:胎兒在母體内的活動。
2. 胎兒:在母體内發育的未出生的人類個體。
《胎息》的近義詞:
1. 胎動:指胎兒在母體内的運動。
2. 胎心:指胎兒心髒的跳動聲。
《胎息》的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總結起來,《胎息》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月心”,寫法有8畫。它指的是胎兒在母體内的生命活動和呼吸。這個詞源于古代醫學,對胎兒的健康狀況和生命力起到重要作用。繁體字寫作「胎息」。古時候《胎息》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不同。一些相關詞語有胎動、胎兒,近義詞有胎動、胎心,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