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令的意思、台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令的解釋

(1).即陵台令。 唐 代掌陵寝之官。《新唐書·禮樂志四》:“陵司舊曰署,十三載改 獻 、 昭 、 乾 、 定 、 橋 五陵署為臺,令為臺令。”

(2).禦史台的規章。《宋史·職官志四》:“舊《臺令》,禦史上下半年分詣三省、樞密院點檢諸房文字,輪詣尚書六曹按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台令"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文獻記載,其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一、官職名稱 古代指禦史台的屬官,始見于漢代官制。據《後漢書·百官志》記載,禦史台作為中央監察機構,其長官禦史大夫下設"台令史",負責文書起草與檔案管理。唐代沿襲此制,《唐六典》卷十三載:"禦史台置令史十有五人,掌受事發辰",主要職責包括記錄官員奏事内容與時辰。

二、天文術語 指三台星官所主掌的律令,《晉書·天文志》有載:"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此處"台令"特指星官對人間律令的昭示作用,體現了古代"天人感應"的宇宙觀。

網絡擴展解釋

“台令”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

一、官職名稱:陵台令

  1. 職能:為唐代設置的官職,主要負責管理皇家陵寝事務,包括陵墓維護、祭祀禮儀等。
  2. 曆史沿革:據《新唐書·禮樂志四》記載,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将原本的陵署改制為“台”,其長官即稱“台令”,涉及獻陵、昭陵、乾陵等五座重要皇陵的管理。

二、機構規章:禦史台制度

指禦史台的行政法規,例如宋代《台令》中規定禦史需定期巡查三省、樞密院及六曹,監督文書檔案和行政事務。

補充說明

建議需要具體應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指向官職還是法規。

别人正在浏覽...

白論寶劍寶幄寶靥避強打弱采薪之憂崇陵傳譌從迹毳工促進大蟲吃小蟲大共名大行政區登曜點絳脣典午牒啓低消耗斷碛短生賦課毂碌碌後腳矯時慢物嘉殽界尺裾馬襟牛隽秀連笮流腔流調龍蹲倮身旅差費冒涉謬宂墨帖目蓮戲鵬鳣憑匿千乘萬騎羣然冗詞贅句儒謹三铨沙隄賞適善歲聖心視力表獅威事預則立蒐練俗客夙世團雪散雪辭文秀五際現銀嚣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