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令的意思、台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令的解釋

(1).即陵台令。 唐 代掌陵寝之官。《新唐書·禮樂志四》:“陵司舊曰署,十三載改 獻 、 昭 、 乾 、 定 、 橋 五陵署為臺,令為臺令。”

(2).禦史台的規章。《宋史·職官志四》:“舊《臺令》,禦史上下半年分詣三省、樞密院點檢諸房文字,輪詣尚書六曹按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台令”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

一、官職名稱:陵台令

  1. 職能:為唐代設置的官職,主要負責管理皇家陵寝事務,包括陵墓維護、祭祀禮儀等。
  2. 曆史沿革:據《新唐書·禮樂志四》記載,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将原本的陵署改制為“台”,其長官即稱“台令”,涉及獻陵、昭陵、乾陵等五座重要皇陵的管理。

二、機構規章:禦史台制度

指禦史台的行政法規,例如宋代《台令》中規定禦史需定期巡查三省、樞密院及六曹,監督文書檔案和行政事務。

補充說明

建議需要具體應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指向官職還是法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令的意思

台令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的意思是“皇帝的命令”或“官方的指示”。台令在古代官場中非常重要,它是由皇帝或高級官員發布給下級官員的指示,用于指導政務和管理國家事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台令的部首是“蔔”(bǔ),它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并且在台令中起到了象形或形聲的作用。台令總共有12個筆畫,從上至下,從左至右書寫。

來源

台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古代,台是指官署或官府,令是指命令或法令。因此,台令指的就是官府發布的命令或法令。

繁體

在繁體字中,台令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台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台令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台令寫成「臺令」,其中的「臺」是指官署或官府,「令」的含義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皇帝發布了一道重要的台令,要求所有官員嚴格執行。

2. 這份台令是由*********頒布的,對于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組詞

1. 台府:指官署或官府的大樓。

2. 令長:指負責執行或管理台令的官員。

近義詞

1. 禦令:與台令的意思相近,也是指皇帝的命令。

2. 敕令:也是指官方的指示或命令。

反義詞

1. 逆旨:指違背上級命令或不遵守官方指示。

2. 不從:指不聽從命令或指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