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牢的意思、太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牢的解釋

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備謂之太牢。《莊子·至樂》:“具太牢以為膳。” 成玄英 疏:“太牢,牛羊豕也。”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若養之失和、伐之不解,百痾緣隙而結、榮衛竭而不悟,太牢三牲,曷能濟焉。”《清史稿·禮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亦有專指牛為太牢者。《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諸侯之祭,牛,曰太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太牢”是中國古代祭祀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使用的最高規格祭品,需具備牛、羊、豬(豕)三種牲畜。這一組合象征對天地神靈的至高尊崇,祭祀前需将牲畜飼養于特定圈欄(稱為“牢”),故得名。

二、禮儀等級

  1. 天子專屬:隻有帝王才有資格使用太牢之禮,體現“君權神授”的等級制度。
  2. 諸侯限制:諸侯祭祀時僅能用少牢(羊、豬,無牛),違反此規被視為僭越。

三、曆史文獻佐證

四、引申含義

少數文獻中,“太牢”被引申比喻嚴格的束縛或困境(如監獄),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多見于特定文學語境。

五、文化意義

太牢制度體現了古代“禮”的核心思想,通過祭品規格強化社會等級秩序,同時反映農耕社會對牲畜資源的重視。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祭祀流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禮記》《史記》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牢的意思

太牢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非常牢固、堅固的意思。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夊(步)和牛(牛頭),總共包含9個筆畫。夊表示行走的動作,牛則表示牛建築時所使用的材料。

太牢的來源

太牢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天下》一書中,是古代人們對于建築物特别牢固的稱呼。在古代,太牢通常用于形容城牆、宮殿等建築物的堅固程度。

太牢的繁體寫法

太牢的繁體寫法為「太牢」,與簡體寫法一緻。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太牢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太」和「牢」,兩個字分開書寫,沒有合為一個字的寫法。

太牢的例句

1. 這座城牆建得太牢了,連大風都吹不倒。

2. 那個門鎖太牢,都打不開了。

3. 這個房子的地基打得太牢固,不怕地震。

太牢的組詞

相關的詞語有:太堅牢、太深牢、牢不可破。

太牢的近義詞

與太牢的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堅固、牢固、穩固。

太牢的反義詞

與太牢的意思相反的詞語有:不牢、脆弱、不穩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