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搨本的意思、搨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搨本的解釋

(1).書畫真迹的影摹本。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太宗 為 秦王 日,見搨本驚喜,乃貴價市 大王 書《蘭亭》,終不至焉。”

(2).把碑刻、銅器等物的形狀和上面的文字、圖象捶搨下來的紙本。 清 恽敬 《與陳薊莊言事》:“承示 絳州 《重修孔子廟記》……今坊中有全碑搨本,視此本更下,可校對整齊之。”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漢刻美人》:“ 漢 書畫多拙,此獨巧妙,惜未得搨本觀之也。”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但現在手頭既沒有搨本,也沒有《金石萃編》,不能查考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搨本”是傳統書畫與金石學中的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書畫真迹的影摹本
    指通過覆蓋紙張或絹帛于原作表面,借助光線透射,先雙鈎描邊再填墨複制的副本。這種方法常用于古代珍貴書畫的臨摹保存,例如唐代文獻記載,唐太宗曾高價求購王羲之《蘭亭序》的搨本()。這類搨本因高度還原原作筆觸,具有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

  2. 碑刻、銅器的捶搨紙本
    指将紙張覆蓋在碑刻、青銅器等器物表面,通過捶拓技術将文字或圖案轉印到紙上。早期搨本注重精細摹寫,但宋元以後逐漸與“拓本”(直接墨拓的版本)混用,兩者界限模糊()。例如,唐代《隋唐嘉話》提到用搨本保存金石銘文。

區分提示: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搨本的意思

搨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将廢紙或破舊書籍進行拆解,取出紙張作為再利用的過程。它的意思也可以延伸為整理、整頓等含義。

搨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搨本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10畫。

搨本的來源

搨本這個詞源于古代文化中的紙張制作工藝。古人在制作紙張時,通常使用廢紙或破舊書籍作為原料。他們将這些廢紙進行拆解,并通過一系列的加工過程重新制作成新的紙張。

搨本的繁體字

搨本的繁體字為搨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搨本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探本」,意思相同,都表示拆解廢紙或破舊書籍。

搨本的例句

1. 媽媽把家裡的報紙都搨本了,拿去回收利用。

2. 那家紙廠每天都會搨本大量的廢紙,用于再次制造紙張。

搨本的組詞

搨本并沒有常用的組詞搭配。

搨本的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拆本、拆解。

搨本的反義詞

反義詞為整理、收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