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衮的意思、台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衮的解釋

猶台輔。衮,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太尉沛國劉叔方》:“ 叔方 爾乃翻然改志,以禮進退,三登台衮,號為名宰。”《北史·豆盧甯楊紹等傳論》:“﹝ 觀德王 ﹞位登台衮,慶流後嗣。” 唐 白居易 《與韓弘诏》:“夫外擁旌旄,爪牙之重任;内參台衮,股肱之寄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台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代高官顯位,尤指三公級别的重臣(即“台輔”)。“衮”是古代帝王及上公所穿的禮服,象征尊貴地位。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應劭《風俗通》中“三登台衮,號為名宰”,《北史》也有“位登台衮”的描述,均指身居高位。

  3. 比喻延伸
    在部分語境中(如),“台衮”被引申為形容人儀态莊重、舉止端正,如同身着衮服的官員般威嚴。但這種用法較少見于權威典籍。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描述顯赫官職或借喻人的莊重氣度,例如:“外擁旌旄,内參台衮”(白居易《與韓弘诏》)。


提示: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的近義詞,可參考“台輔”“宰輔”等表示高官的詞彙(綜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衮

台衮(tái gǔn)是一個表示位高權重的詞語,主要用于指稱官位極高的人或者地位顯赫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台衮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台:丿、廠(6畫)

衮: 衣、勹、彳(8畫)

來源

台衮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序》中,用于形容顯貴的官員。

繁體

在繁體字中,台衮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台的上部分為寺,下部分為口,衮的上部分為龍,中間為丨,下部分為月。

例句

1. 他一直從事政治工作,現在已是台衮級别的高官。

2. 這位企業家的成功使他成為商界的台衮。

組詞

台衮并不常與其他字組詞,一般獨立使用。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高官、顯貴、聲望。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平民、庸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