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蘇伊士運河的意思、蘇伊士運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蘇伊士運河的解釋

[Suez Canal] 位于埃及北部,連接地中海和紅海

詳細解釋

重要的國際通航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在埃及東北部。開鑿于1859-1869年。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便捷航道,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近年進行大規模拓寬浚深工程,運河長達195千米,寬300米。是世界上運量最大、運輸最繁忙的運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蘇伊士運河是位于埃及東北部的人工水道,全長約193.3公裡,北起地中海塞得港,南至紅海蘇伊士灣的陶菲克港。該運河開鑿于1859年,曆時10年竣工,由法國工程師斐迪南·德·雷賽布主持建造,現為世界最重要的航運通道之一。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蘇伊士”為阿拉伯語“Suez”音譯,指代運河南端的地理标識;“運河”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定義為“人工開鑿的通航水道”,強調其連通水域、縮短航程的功能屬性。作為亞非大陸分界線,該運河使歐亞航線縮短約8800公裡,承擔全球12%的海運貿易量,尤其對石油運輸具有戰略意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蘇伊士運河曆經多次擴建,2015年啟用的新航道使通航能力提升至240艘/日,可容納24萬噸級貨輪通過。其通行規則遵循《君士坦丁堡公約》,實行南北分時段單向通航制度,由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直接管轄。

網絡擴展解釋

蘇伊士運河是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人工航道,具有重要的地理、經濟和政治意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1. 地理位置
    位于埃及東北部,橫貫蘇伊士地峽,北起地中海塞得港,南至紅海蘇伊士市,全長約193.3公裡(不同來源數據略有差異,如提到195公裡)。

  2. 功能與地位

    • 縮短歐亞航線:相比繞行非洲好望角,可減少航程5500—10000公裡。
    • 全球貿易樞紐:承擔約12%的海運貿易量,每年通行超1.8萬艘船舶。

二、曆史背景

  1. 古代起源
    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887年的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運河”,後因淤塞多次廢棄與重建。

  2. 現代運河建設
    1859年由法國主導開鑿,1869年通航。初建時通過人力挖掘,工程耗時10年(、)。

  3. 國有化與蘇伊士危機(1956年)
    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收回英法控制的運河公司,引發英、法、以三國軍事幹預。最終在國際壓力下撤軍,标志殖民體系瓦解(、、)。

三、戰略與經濟意義

  1. 地緣政治博弈

    • 英國曾通過控制運河維系殖民霸權,1956年危機後其影響力被美蘇取代。
    • 冷戰期間成為大國角力焦點,美蘇介入運河事務以擴大區域話語權。
  2. 經濟價值
    縮短亞歐貿易時間,降低運輸成本。例如,上海至鹿特丹的航線經運河可比繞行非洲節省10天(、)。

四、延伸文化含義

在中文語境中,“蘇伊士運河”有時比喻事物暢通無阻,例如“這個方案像蘇伊士運河一樣打通了關鍵環節”。但需注意此用法非官方定義,且來源權威性較低。


如需進一步了解運河技術參數或當前運營情況,可參考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官方網站(相關數據未在搜索結果中展示)。

别人正在浏覽...

白螘白椎邊班餐費陳伯吹稱兄道弟扯拽蹿房越脊大鑒道心大祫兒童樂園遏阻返祖現象風動工具分親附籍竿頭日上告劄管樂國史撿核僭虐結宇驚神泣鬼譏視九逸記心隽快隽雅局鎮連袵成帷緑茗末代蟠龍卧虎剖泮千裡逢迎慶賴棋響饒舌調唇仁道容衛散艙史德樹耳吮筆素刃太府苔箋條正踢腳絆手土埂驝駝王朝霧海無可無畏施享樂鹹舃洗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