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心的意思、肅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心的解釋

上進之心;行正道之心。《詩·大雅·桑柔》:“民有肅心,荓雲不逮。” 鄭玄 箋:“肅,進。” 孔穎達 疏:“民有進於善道之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肅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上進之心”或“行正道之心”,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2. 經典出處與注釋

3. 文學引用與拓展

4. 名字寓意(補充信息)

總結

“肅心”多用于描述對道德或理想的虔誠追求,既可指個人修養,也可引申為社會集體的向善動力。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詩經》及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肅心

肅心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肅”和“心”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肅”字,部首是“⺮”(筆畫數6),表示植物類;
- “心”字,部首是“⺗”(筆畫數4),表示肉身類。

來源:肅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教詞彙,它的意思是專心、恭敬。在佛教中,肅心指的是修行者在參與禮拜或打坐時,聚精會神地專注于内心的一種狀态。

繁體:肅心的繁體字是「肅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但肅心在古代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在冥想中,我努力肅心并專注于呼吸。
2. 學生們在考試前要肅心備考,不受外界幹擾。

組詞:肅心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詞,如肅清(清理)、心肅(心境莊重)、心無旁骛(專心緻志)等。

近義詞:專心、恭敬、沉思。

反義詞:分心、不敬、散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