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心的意思、肅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心的解釋

上進之心;行正道之心。《詩·大雅·桑柔》:“民有肅心,荓雲不逮。” 鄭玄 箋:“肅,進。” 孔穎達 疏:“民有進於善道之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肅心”的漢語詞典釋義

“肅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莊重、恭敬、虔誠的心态或心境。它強調内心的端正、敬畏與專注,常用于描述對待重要事務、神明或尊長時應有的内在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1. 本義:莊敬之心

    • 該詞由“肅”與“心”組合而成。“肅”本義為恭敬、莊重、嚴整;“心”指内心、心态。合起來即指内心保持恭敬、莊重、不輕慢的狀态。這種心态要求摒除雜念,保持專注和虔誠。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将“肅”解釋為“恭敬”、“莊重”,“肅心”即體現此意 。
  2. 引申義:自省與修身

    • “肅心”常與自我修養相關,指通過端正内心以達到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目的。它要求個體時常反省内心,保持謹慎和敬畏,是儒家修身思想的一種體現。
    • 來源參考:《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在解釋相關概念時指出,“肅”有“整饬”、“使嚴肅”之意,“肅心”可理解為整饬内心,使之歸于端正 。
  3. 語境應用

    •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尤其在描述祭祀禮儀(如“祭祀貴誠,尤貴肅心”)、侍奉尊長或處理重要事務時,強調内心的真誠與莊重是外在行為的基礎。
    • 來源參考: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在相關詞條釋義中,體現了“肅”用于描述内在恭敬狀态的含義 。

“肅心”意指一種内在的、莊重虔誠、恭敬專注的心理狀态。它不僅是外在禮儀的基礎,更是古人強調自我修養、保持敬畏之心的重要體現。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研究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化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肅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上進之心”或“行正道之心”,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2. 經典出處與注釋

3. 文學引用與拓展

4. 名字寓意(補充信息)

總結

“肅心”多用于描述對道德或理想的虔誠追求,既可指個人修養,也可引申為社會集體的向善動力。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詩經》及相關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博士祭酒藏頭護尾草寝澈聲出乎反乎春麥佽非瓷土刺字雕饬釣文鈎陡搜斷肉飛散分違杠房扞将歌謡共財關外貴行寒水滑和黃鐵渾水疆吏借牙绯及祿吉星高照可情人撩蜂剔蠍厲害利其然禮刑吏職攮嗓辇緻牛蹄之涔漂齧傾信起送文書觞歌守宮澍降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訴理所湯爆肚檀腮跳箱黈益橐笥王邸維揚文章山鬥我負子戴烏鳥私情先買校刊下壽斜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