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心的意思、肃心的详细解释
肃心的解释
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诗·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 郑玄 笺:“肃,进。” 孔颖达 疏:“民有进於善道之心。”
词语分解
- 肃的解释 肃 (肅) ù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萎缩:肃杀。 笔画数:; 部首:聿; 笔顺编号:
- 心的解释 心 ī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
专业解析
“肃心”的汉语词典释义
“肃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庄重、恭敬、虔诚的心态或心境。它强调内心的端正、敬畏与专注,常用于描述对待重要事务、神明或尊长时应有的内在态度。以下是详细解析:
-
本义:庄敬之心
- 该词由“肃”与“心”组合而成。“肃”本义为恭敬、庄重、严整;“心”指内心、心态。合起来即指内心保持恭敬、庄重、不轻慢的状态。这种心态要求摒除杂念,保持专注和虔诚。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将“肃”解释为“恭敬”、“庄重”,“肃心”即体现此意 。
-
引申义:自省与修身
- “肃心”常与自我修养相关,指通过端正内心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目的。它要求个体时常反省内心,保持谨慎和敬畏,是儒家修身思想的一种体现。
- 来源参考:《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在解释相关概念时指出,“肃”有“整饬”、“使严肃”之意,“肃心”可理解为整饬内心,使之归于端正 。
-
语境应用
-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尤其在描述祭祀礼仪(如“祭祀贵诚,尤贵肃心”)、侍奉尊长或处理重要事务时,强调内心的真诚与庄重是外在行为的基础。
- 来源参考: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在相关词条释义中,体现了“肃”用于描述内在恭敬状态的含义 。
“肃心”意指一种内在的、庄重虔诚、恭敬专注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外在礼仪的基础,更是古人强调自我修养、保持敬畏之心的重要体现。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研究古典文献或特定文化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
“肃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上进之心”或“行正道之心”,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追求进步、向往正道的心态。该词由“肃”(严肃、恭敬)和“心”(思想、意念)组合而成,强调内心对道德或理想的虔诚态度。
2. 经典出处与注释
- 《诗经·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
- 郑玄笺注:将“肃”解释为“进”,即“民众有向善之心,但现实条件使其难以达成”。
- 孔颖达疏:进一步说明“民众怀着追求善道的愿望”。
3. 文学引用与拓展
- 古代诗词中常以“肃心”表达庄重或专注的精神状态,例如:
- 宋代释智愚《荷鹭》:“敛影肃心,意不在吸。”
- 清代佚名诗句:“重彩俨侍,深展肃心。”
4. 名字寓意(补充信息)
- 作为人名时,“肃心”寓意严谨、正直,含“有条不紊、权倾朝野”的期许,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总结
“肃心”多用于描述对道德或理想的虔诚追求,既可指个人修养,也可引申为社会集体的向善动力。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诗经》及相关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傲忽白帝仓白兽樽卑柔褊介边琐鞭影鼈菜兵痞子惨戚承业车靷齿落舌钝冲摐辞逊存録电商恩施沸渭粉边细丝稾盖庑钩绳乖眼滚瓜溜圆国准禾石诃止火躁江南曲金仆蠲烝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隶省龙爪槐猛犸能尔庞眉皓发凭准求仁得仁肉林塞翁之马生拉硬扯省牲摵摵事书双足重茧水蛭説嘴打嘴疏引胎性同化通明团坐土塘巫阳霞绷闲时笑海晓明嬉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