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诗·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 郑玄 笺:“肃,进。” 孔颖达 疏:“民有进於善道之心。”
“肃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上进之心”或“行正道之心”,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肃心”多用于描述对道德或理想的虔诚追求,既可指个人修养,也可引申为社会集体的向善动力。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诗经》及相关注疏。
肃心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肃”和“心”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肃”字,部首是“⺮”(笔画数6),表示植物类;
- “心”字,部首是“⺗”(笔画数4),表示肉身类。
来源:肃心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教词汇,它的意思是专心、恭敬。在佛教中,肃心指的是修行者在参与礼拜或打坐时,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内心的一种状态。
繁体:肃心的繁体字是「肅心」。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些差异,但肃心在古代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在冥想中,我努力肃心并专注于呼吸。
2. 学生们在考试前要肃心备考,不受外界干扰。
组词:肃心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词,如肃清(清理)、心肃(心境庄重)、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等。
近义词:专心、恭敬、沉思。
反义词:分心、不敬、散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