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聽的意思、肅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聽的解釋

靜聽。含恭敬意。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講讀儀注》:“命聽講百姓俱入至階下兩邊,站立肅聽,不得擁擠喧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肅聽"是由"肅"與"聽"構成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指恭敬莊重地聆聽。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先秦典籍《禮記》,在"正容體,齊顔色,順辭令"的禮儀要求中,強調傾聽時應保持儀态端莊。從構詞法分析,"肅"作形容詞時表示嚴正恭敬,《說文解字》釋為"持事振敬也";"聽"的本義為用耳感知聲音,《古代漢語詞典》指出其引申義包含接受教誨。

該詞的語義演變呈現三個維度:①物理層面的專注傾聽,如《資治通鑒》載"肅聽诏命";②心理層面的虔誠接受,常見于宗教典籍中信徒聆聽教義;③禮儀層面的規範動作,明清官方文書中特指臣子聆聽聖谕的标準姿勢。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正式場合,如學術報告開場白"請諸位肅聽"、追悼會司儀宣告"請全體肅聽悼詞"等莊重語境。

與近義詞"恭聽"相比,"肅聽"更強調集體性儀态規範,而"靜聽"側重個體注意力集中。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二者不可完全等同替換,如"肅立靜聽"的搭配中,"肅"修飾站立姿态,"靜"限定聆聽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肅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肅聽(拼音:sù tīng)意為靜聽,且帶有恭敬的态度。它強調在聆聽時保持莊重、專注的姿态,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正式場合。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黃六鴻的《福惠全書·教養·講讀儀注》:

“命聽講百姓俱入至階下兩邊,站立肅聽,不得擁擠喧嘩。”
此處描述百姓恭敬聆聽講學的場景,體現“肅聽”的莊重性。


三、字義分解

  1. 肅(sù):
    • 恭敬(如“肅立”“肅然”);
    • 嚴正、認真(如“嚴肅”);
    • 清除(如“肅清”)。
  2. 聽(tīng):
    • 用耳朵接受聲音(如“聆聽”);
    • 服從、接受(如“聽從”);
    • 任憑(如“聽其自然”)。

四、補充說明

“肅聽”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典文獻或特定禮儀場合。其核心在于通過動作的莊重性表達對說話者的尊重,而非單純指物理上的“聽”。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福惠全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被災蒙禍北珠跸道筆誅裁詩掣子馳結臭名昭著丁匠東海夫人東瀛耑耑海寰含哺蔊菜韓子惶顧交瘁掎拔接觸九霞蹻騰局格扣關良正禮分林區胧光騾馱魯雉毛藍錨鍊麪雪木杷牧苑袍繭篇末批駁鋪鑿趫揵青霄翼三藏食飯水觀順浪順性說明書肆然松堂貪嗜天災地變體胤兔灰駝垛萬分之一彎弓偉德威而不猛西方淨國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