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絲的意思、素絲的詳細解釋
素絲的解釋
(1).本色的絲;白絲。《呂氏春秋·情6*欲》:“ 墨子 見染素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北周 庾信 《拟連珠》之三四:“白羽素絲,隨其所染。” 唐 駱賓王 《帝京篇》:“黃金銷鑠素絲變,一貴一賤交情見。”
(2).“素絲羔羊”之省。用作對清廉者的譽辭。 宋 曾鞏 《策問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絲之節,正直之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内閣·桂文襄受賂》:“舊傳 桂見山 有素絲之節,謬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昭信相公》:“其處大事,明決若此,亦未可徒責以素絲之節也。”參見“ 素絲羔羊 ”。
(3).比喻白發。 唐 李賀 《詠懷》之二:“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
詞語分解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維生素。 向來:素來。素常。素志。平素。 白,不付代價:素餐。 非肉類的食品,與“葷”相對:素食。素席。素油。 葷豔 筆畫數:; 部首:糸; 筆順編號:
- 絲的解釋 絲 (絲) ī 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蠶絲。絲綢。缂(?)絲(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亦作“刻絲”)。 像絲的東西:鐵絲。菌絲。肉絲。遊絲。 細微,極小:一絲不苟。 綿長的思緒或感情:情絲。愁絲。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一絲等于千分之一分):絲毫(喻極少,極小,一點兒)。絲恩發(?)怨(指極小的恩怨)。 公制長度單位,一米的十萬分之一(亦稱“忽米”、“道”)。 指弦樂器:絲竹(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素絲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素絲"一詞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内涵,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
本義:未經染色的白絲
- 這是"素絲"最基礎的含義。"素"指白色、未加修飾,"絲"指蠶絲。因此"素絲"字面意思就是未經染色、保持天然白色的絲線或絲織品。這層含義體現了物品最原始、純淨的狀态。
-
引申義:純潔、質樸、清廉
- 由"未經染色"這一本義引申,"素絲"常被用來象征純潔無瑕、質樸無華的品質。例如,形容人的心地純淨、品行高潔。
- 更進一步,"素絲"也被用來比喻為官清廉、操守高潔。這源于《詩經·召南·羔羊》中"羔羊之皮,素絲五紽"的典故,後世以"素絲羔羊"贊譽官吏正直廉潔。例如,《後漢書·宋弘傳》有"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宋弘即以清廉著稱,其品格常與"素絲"相聯。
-
引申義:樸素、不加修飾
- 與"華麗"、"繁複"相對,"素絲"可以代表簡單樸素、不加裝飾的風格或狀态。這既可用于形容衣着、物品的簡樸,也可用于形容文風、藝術的質樸自然。
文化内涵:
"素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着重要的道德審美價值。它不僅是紡織物的原始形态,更被賦予了深刻的象征意義:
- 純潔的象征: 其天然白色被視為純淨無染的象征。
- 清廉的象征: 與"羔羊"意象結合,成為清官廉吏的代名詞。
- 本真的象征: 代表事物未經雕琢、返璞歸真的本質狀态。
- 變化的隱喻: "素絲"易染,故也常被用來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或人的可塑性(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墨子·所染》中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的論述,以染絲喻人受環境影響)。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對"素絲"的本義("本色的絲;白絲")及引申義(如比喻"清廉"、"儉樸")有詳細收錄和釋義。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解釋"素絲"為"白色的絲",并指出其在《詩經》中的用例及文化含義。
- 《辭源》(商務印書館): 收錄"素絲"詞條,解釋其本義及引申義,并引用《詩經·羔羊》作為書證。
- 《詩經·召南·羔羊》: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羔羊之革,素絲五緎;羔羊之縫,素絲五總。" 這是"素絲"象征清廉的最早、最重要的文學源頭。
- 《後漢書·宋弘傳》: 雖未直接出現"素絲"一詞,但宋弘作為清廉典範,其故事常與"素絲羔羊"的意象關聯,後世詩文常用此典故。
網絡擴展解釋
“素絲”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本色的絲;白絲
指未經染色的原色絲線或白色絲線。這一含義常被用作比喻,強調事物的原始狀态或可塑性。例如《呂氏春秋》中記載墨子見人染素絲而感歎環境對人的影響:“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唐代駱賓王在《帝京篇》中也提到“黃金銷铄素絲變”,以素絲變化暗喻世态炎涼。
2.“素絲羔羊”之省稱
源自《詩經·召南·羔羊》,原指羔羊皮與白絲線縫制的服飾,後引申為對清廉正直者的贊譽。宋代曾鞏在《策問二》中以此批評官員缺乏清廉節操。
3.比喻白發
以素絲的潔白比喻頭發斑白。如唐代李賀《詠懷》中的“驚霜落素絲”,通過“素絲”形象化地描繪了白發突生的情景。
其他相關用法
- 工藝術語:在傳統花絲工藝中,“素絲”指未經編織的原始金銀絲,與“花絲”(編織後的裝飾絲)相對。
- 文學意象:常被用來表達對人性、命運或時光流逝的哲思,如“人性如素絲”等表述。
“素絲”一詞兼具具體與抽象意義,既指實物(絲線、白發),也承載文化象征(清廉、可塑性),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呂氏春秋》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保命不并不揪不采棰楚寸馬豆人點點搠搠疊意哆然鵝肪風硯風雨同舟扶幫浮現鲠骨管人官田駭訛河清海竭毀車殺馬混混佳士潔己奉公戒體禁兵酒牀抗行克定來崪老伧肋肢利施留儲雒田馬童米面蜜色母系南山矸能可撚眉諾諾複爾爾陪頓千日憩室券劑生植師錫受污刷涕舜禹說長說短四校送友人亭景桐子鶷鸐相隨憲術笑面虎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