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氣的意思、肅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氣的解釋

肅殺之氣。 唐 楊炯 《宴皇甫兵曹宅》詩序:“陰雲已墨,肅氣彌高。”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師》詩:“肅氣 關 河暮,屯煙部落晴。” 元 施惠 《幽閨記·偷兒擋路》:“凜凜嚴寒,漫漫肅氣,依稀曉色将開。”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生活上的感想,隻覺得全宇宙蓋滿了陰沉沉的肅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肅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古代文學中的自然肅殺之氣(主流解釋)

指秋冬季節的寒冷蕭瑟之氣,或肅穆嚴峻的氛圍。常見于詩詞描寫:

  1. 例證:唐代楊炯《宴皇甫兵曹宅》詩序提到“陰雲已墨,肅氣彌高”,宋代石延年《曹太尉西師》詩中有“肅氣關河暮”之句,均形容自然界的肅殺氛圍()。
  2. 特點:常與“嚴寒”“關河暮色”等意象關聯,體現蒼涼或莊重的意境。

二、現代引申的莊重氣勢(特定語境)

在當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形容人的莊重态度,多用于正式場合:

  1. 例證:如查字典網解釋為“形容人态度凜然、莊重嚴肅,在重要場合顯示尊嚴”()。
  2. 使用場景:常見于書面語或禮儀性描述,如“會場充滿肅氣”。

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詞義。若涉及古籍閱讀,優先參考古代肅殺之氣的釋義;若為現代語境,則可能指向莊重氛圍的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肅氣的意思

《肅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氣勢威嚴,凜然不可侵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肅氣》的部首是肉并,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肅氣》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一句話:“周人有闵伯,肅氣敬事而已矣。”後來被用來形容人的氣勢凜然,莊重威嚴。

繁體

《肅氣》的繁體字是「肅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肅氣》寫作「肅氣」。

例句

他整個人肅氣凜然,仿佛一尊不可侵犯的鐵塔。

組詞

肅然、肅殺、肅穆、肅靜。

近義詞

莊重、嚴峻、凜然、莊嚴。

反義詞

輕浮、隨和、溫和、散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