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葦的意思、索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葦的解釋

即葦索。以蘆葦所作之繩索。舊俗,元旦懸葦索于門,謂可以禦兇邪。《文選·張衡<東京賦>》:“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壘 , 神荼 副焉,對操索葦。” 薛綜 注:“東海中 度朔山 有二神,一曰 神荼 ,二曰 鬱壘 ,領衆鬼之惡害者,執以葦索而用食虎。” 李善 注引《風俗通》:“ 黃帝 書,上古時有 神荼 、 鬱壘 昆弟二人,性能執鬼。 度朔山 上有桃樹,下常簡閲百鬼,鬼無道理者, 神荼 與 鬱壘 持以葦索,執以飼虎。是故縣官常以臘祭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以禦兇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索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用蘆葦編織的繩索。 例如《東京賦》中“對操索葦”,即描述神荼、郁壘兩位門神手持葦索捉鬼的場景。

  2. 民俗用途
    古代元旦(春節)有在門上懸挂葦索的習俗,認為可以驅除兇邪。 這一傳統源自黃帝時期的神話傳說,葦索與桃木、門神等共同構成辟邪符號。

二、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索葦”象征合作互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

三、相關典故

《東京賦》記載:“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這裡“索葦”作為神話道具,強化了其驅邪的文化符號意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風俗通》《說文解字》等古籍,或查閱《東京賦》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索葦》的意思

《索葦》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該詞表達了“尋找蘆葦”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索葦》的第一個字《索》的部首是“纟”,筆畫數為10。 《索葦》的第二個字《葦》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9。

來源

《索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耕社會,人們會使用蘆葦來編織籃筐、席子和繩索等物品。因此,尋找蘆葦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繁體

《索葦》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索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索葦》的古代寫法為「索葦」。

例句

1.他在河邊索葦,準備編制一個籃子。

2.她愛在湖邊索葦,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麗。

組詞

1.索取:尋找并獲取。

2.葦草:蘆葦的别稱。

3.索引:查找信息的工具。

4.葦席:用蘆葦織成的席子。

近義詞

1.尋找:搜尋。

2.搜尋:尋找。

反義詞

1.放棄:停止尋找。

2.失去:不再擁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