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葦的意思、索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葦的解釋

即葦索。以蘆葦所作之繩索。舊俗,元旦懸葦索于門,謂可以禦兇邪。《文選·張衡<東京賦>》:“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壘 , 神荼 副焉,對操索葦。” 薛綜 注:“東海中 度朔山 有二神,一曰 神荼 ,二曰 鬱壘 ,領衆鬼之惡害者,執以葦索而用食虎。” 李善 注引《風俗通》:“ 黃帝 書,上古時有 神荼 、 鬱壘 昆弟二人,性能執鬼。 度朔山 上有桃樹,下常簡閲百鬼,鬼無道理者, 神荼 與 鬱壘 持以葦索,執以飼虎。是故縣官常以臘祭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以禦兇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索葦是古代漢語中記錄的一種傳統編織材料,指用蘆葦莖稈加工而成的繩索或編織物。該詞由“索”(繩索)與“葦”(蘆葦)複合構成,最早見于《詩經》時代的生産工具記載。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索葦特指“以蘆葦為原料制作的繩索或席類器物”,其制作工藝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

從詞源學角度,《說文解字》中“索”本義為“草有莖葉可作繩索”,而“葦”在《爾雅·釋草》中被定義為“蘆之未秀者”,二者組合後形成專有名詞。東漢鄭玄在《周禮注疏》中提到,索葦是古代祭祀儀式中用于捆紮祭品的環保材料。

在曆史應用中,《齊民要術》記載了索葦的具體制作方法:“秋取葦莖,曝幹捶軟,三股絞合為索”。這種材料因具有柔韌、耐腐的特性,常見于先秦時期的漁獵工具、建築捆紮及日用器具制作。考古發現顯示,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葦編器物與文獻記載的索葦工藝高度吻合。

從文化象征層面,《禮記·月令》将索葦納入“孟冬之月”的物候系統,其制作過程與農時節氣緊密相關。漢代《淮南子》更賦予其哲學意涵:“索葦雖柔,能系千鈞”,比喻柔中有剛的處世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索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用蘆葦編織的繩索。 例如《東京賦》中“對操索葦”,即描述神荼、郁壘兩位門神手持葦索捉鬼的場景。

  2. 民俗用途
    古代元旦(春節)有在門上懸挂葦索的習俗,認為可以驅除兇邪。 這一傳統源自黃帝時期的神話傳說,葦索與桃木、門神等共同構成辟邪符號。

二、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索葦”象征合作互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

三、相關典故

《東京賦》記載:“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這裡“索葦”作為神話道具,強化了其驅邪的文化符號意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風俗通》《說文解字》等古籍,或查閱《東京賦》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嘩嘩撤保成家立業尺口叱吒楚城楚郊刺啟倒翻地價稅飛炬馮媛當熊剛慠個位黑桦和買洪澇黃門北寺獄歡駭會禀晦黑火祥交警計辦積晦叽裡旮旯兒金鴈均拉課文苦覓狼牙拍老虎頭上搔癢冷淘陵石淩霄落葵率爾人妙谛女漢子牌刀佩環破家蕩業迫诘僑吳清暢乞身驅羊戰狼人民融汰善言深刺腧髓世界紀錄仕隱說文解字聳懼頹怨魏國山河五神通下墊吸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