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肅厲 ”。猶整饬。多指法紀。《周書·長孫儉傳》:“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隋書·劉昉傳》:“﹝ 劉昉 ﹞身昵酒徒,家為逋藪,若不糾繩,何以肅厲。”
肅勵是古漢語複合詞,由“肅”與“勵”二字組合而成,需分釋其義再綜合作解:
字義分解
本義為“恭敬”“莊重”,引申為“嚴正”“整饬”。《說文解字》釋:“肅,持事振敬也”,強調态度端嚴。在“肅勵”中取其“嚴厲督促”之意。
本義為“勉力”“激勵”。《說文解字》注:“勵,勉力也”,核心含“勸勉奮發”之義。
複合詞義
肅勵指通過嚴肅的态度或嚴格的手段進行勸勉、激勵,強調在莊重氛圍中促人進取。其内涵包含雙重性:
如《南齊書·王融傳》載:“肅勵群臣,躬親政事”,即體現君主以嚴正姿态督勉臣屬履職。
典籍用例
該詞多見于史書與政論文獻,如:
《南史·梁本紀》:“帝性威嚴,善肅勵将士,人皆畏而愛之。”
此處凸顯統治者以威嚴方式激勵軍隊,兼具震懾與鼓舞之效。
現代適用性
作為文言詞彙,“肅勵”在現代漢語中極少獨立使用,但可解構為“嚴肅激勵”或“嚴正督促”,適用于描述組織管理、教育等場景中寓莊重于鞭策的行為模式。
參考資料:
“肅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法紀或社會秩序的整饬與規範。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肅勵”亦作“肅厲”,意為整饬、嚴格整頓,尤其強調通過法紀或制度來實現秩序維護。例如《周書·長孫儉傳》中“屬城肅勵,莫敢犯法”,即指通過整頓使轄區無人違法。
曆史文獻引用
語境特點
該詞多用于正式或曆史文本,側重表達通過權威手段(如法律、制度)實現社會或組織的紀律性。
“肅勵”是一個複合詞,結合“肅”的嚴正性與“勵”的激勵性,常用于強調通過法紀整饬達到社會或組織的有序狀态。其用例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曆史或學術讨論中仍具參考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周書》《隋書》等原始文獻。
艾康愛氣白毛拌種倍灑哔啰兵不汙刃駁駱不樹程若吃敲材出錢打援堤捍斷代額支方棱風書扶翼狗崽子關令豪聖诃罵赫炫鴻遠化光摦落喤聒環境監測桦煙毀短火力圈江稻鲛鲨佳篇激急爵金決疑控告拉幫結夥鍊力流行語慢物面訊蜜瓜鳘姑民民遣币前令期門榮歸黍稷情私房錢酸辣湯推次甕鼻頭無梁鬥吳亭顯眼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