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俗監的意思、俗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俗監的解釋

世俗的鑒賞。謂淺陋的見識。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則形無不分,心敏則理無不達。然而俗監之迷者,深廢淺售,此 莊周 所以笑《折楊》, 宋玉 所以傷《白雪》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俗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俗監”讀作sú jiān,指世俗的鑒賞,即用淺陋的見識去評判事物。該詞帶有貶義,強調因受限于世俗觀念而無法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知音》:

“然而俗監之迷者,深廢淺售,此莊周所以笑《折楊》,宋玉所以傷《白雪》也。”
此處通過對比高雅藝術(如《白雪》)與通俗作品(如《折楊》)的境遇,諷刺世俗鑒賞标準的膚淺。

三、現代延伸

  1. 文化批評:可用于批評大衆文化中片面追求表面現象而忽視深層價值的現象。
  2. 日常語境:形容對藝術、文學等領域的淺薄評價,例如:“這種俗監之見,難以真正理解傳統繪畫的意境。”

四、相關詞義辨析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監”的多重含義,可參考漢字源流解析(如、9)。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俗監

俗監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俗”和“監”。

1. “俗”字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字旁),它也是一個簡體字,總共有6畫。原本的繁體字是「俗」,在古時候的寫法更為複雜。

2. “監”字的拆分部首是⻋(車字旁),它也是一個簡體字,總共有9畫。原本的繁體字是「監」,形狀與現代漢字有一定差異。

俗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是指對民間風俗、習慣進行管理和監督的機構或部門。

例如,傳統的婚喪嫁娶、節慶民俗等活動,在古代都有相應的俗監進行監管,以确保風俗秩序和社會穩定。

在現代漢語中,俗監也可以指由政府或其他組織設立的對社會風俗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機構。

例句

1. 城市的俗監部門負責監管市場上的商品價格,以維護市場秩序。

2. 這個地方的俗監機構非常嚴格,對于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會進行嚴厲的處罰。

3. 俗監的職責是維護社會風尚,保護民俗文化的傳承。

組詞

1. 俗人:指平凡、庸常的人。

2. 俗話:指流行的、常見的話語。

3. 俗語:指經過長期流傳而得到較廣泛認同的闡述道理的話語。

近義詞

風俗:指一定地區、一定社會環境中廣為流行、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習慣、風尚。

民俗:指古代和現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習俗、信仰、節慶等。

反義詞

規範:指按照一定的标準或法規進行行為活動的。

莊重:指舉止、言辭等體現出的莊重、嚴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