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綏視的意思、綏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綏視的解釋

垂視。《禮記·曲禮下》:“天子視,不上於袷,不下於帶,國君綏視,大夫衡視,士視五步。” 鄭玄 注:“綏,讀為妥。妥視,謂視上於袷。” 孔穎達 疏:“妥,下也。若臣視君,目不得取看於面,當視面下袷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綏視"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典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義拆解與典籍依據

  1. 綏 (suí):
    • 本義指登車時用以拉手的繩索(《說文解字》:“綏,車中把也。”),引申為“安”、“安撫”、“安定”之意(《爾雅·釋诂》:“綏,安也。”)。在描述神态、動作時,常帶有“平和”、“舒緩”、“從容”的意味。
  2. 視 (shì):
    • 本義為“看”、“觀察”(《說文解字》:“視,瞻也。”),也指目光、眼神或看待事物的态度。

二、“綏視”的整體釋義 結合“綏”與“視”的含義,“綏視”指:

三、典籍用例與語境 此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用以形容君主、尊者或德高望重者莊重而溫儀态:

總結 “綏視”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語詞,意指平和、安詳、帶有安撫意味的注視或看待方式,多用于形容尊長、德者莊重從容的儀态神情,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對“溫而厲,威而不猛”君子風度的追求。其使用主要見于古代典籍及對其的闡釋中。

網絡擴展解釋

“綏視”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傳統禮儀中的原義(古籍出處)

源自《禮記·曲禮下》,指古代君臣相見時的禮儀性垂視:

  1. 動作規範:臣子注視國君時,目光應落在對方衣領(袷)與腰帶之間,既不能直視面部,也不能低于腰帶。
  2. 禮儀等級:與“天子視”“大夫衡視”形成對比,體現封建等級制度中的尊卑差異。
  3. 文字考證:鄭玄注“綏”通“妥”,意為目光下移;孔穎達疏強調“視面下袷上”的具體範圍。

二、現代引申義(存疑)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

建議:研究古文時應采用第一釋義,現代使用若采信第二釋義需标注來源存疑。

别人正在浏覽...

巴不得抱持卑身崩龍族簸箕掌虿發禅閣寵憚怵息賜墓從事衫挫折打油點主風豔匌匝貫達光芒光撻撻桂兔橫過皇德華譽瓠羹徽文火鐮繼體掘墓人篑籠廓如蘭情蕙性老大伯樂極悲生吏部郎淩邁陵室離堂劉綱六君子判自淜滂輣軋辟嫌靘壯鵲頭山峁膳堂沈厄收攬壽茔蘇維埃童土吞舟吐言完配紊緖偓促無意寫懷西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