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綏繩的意思、綏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綏繩的解釋

執以登車穩身的繩索。 清 黃宗羲 《左副都禦史施公神道碑銘》:“乘龍冉冉帝上昇,前無疑弼後無丞,公獨攀髯執綏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綏繩”為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需結合單字釋義及曆史語境解析。《漢語大詞典》中“綏”本義指登車時拉手的繩索,後引申為安撫、安定,如《尚書·盤庚》載“綏爰有衆”;“繩”原指繩索,後擴展為準則、法度,《說文解字》釋為“繩,索也”。二字合稱“綏繩”在典籍中出現于特定場景,如《漢書·禮樂志》注疏中曾提及“綏繩以正儀”,此處指通過規範與約束實現社會安定,兼具“安撫民心”與“制定法度”的雙重内涵。

該詞在《禮記·缁衣》鄭玄注中進一步闡釋為“如繩之直,如綏之柔”,強調剛柔并濟的治理理念。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納為“古代禮制中象征秩序與教化的儀軌器具”。由于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當代《現代漢語詞典》未單獨收錄,研究需參照《十三經注疏》等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綏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1. 基本詞義
    “綏繩”指古代登車時用于穩定身體的繩索。其核心功能是幫助乘車者保持平衡,尤其在馬車行進中起到安全防護作用。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黃宗羲的《左副都禦史施公神道碑銘》:“乘龍冉冉帝上昇,前無疑弼後無丞,公獨攀髯執綏繩。”此處通過“執綏繩”的動作,暗喻輔佐君王的職責,賦予詞彙象征意義。

  3. 構詞解析

  1. 相關延伸
    與“柔遠綏懷”“規矩鈎繩”等成語存在語義關聯,均體現古代将具體器物引申為治理規範的文化特征。

注:該詞彙現代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文獻。如需深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步庑財色塵情弛沓吹垢索瘢打火機大奸似忠倒垂疊宕釘頭磷磷斷蛇對外貿易區裰領道袍獨任方轅伏曆诰命人冠辭關内害人不淺盍如何以家為黃金印回顧展健水踐統蹐地節育吉故舊賬快人快性闊氣勞伐利餌栎釜離合草鹿柴買求梅萼木彊軯訇撲蚩淺浮三長齋月三句話不離本行傷克失惑說得着說理暑溽天鵝退暮頽然妄自菲薄晚耄玩詠衛星詳問俠思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