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雖馬的意思、雖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雖馬的解釋

獸名。神話中的獨角馬。《逸周書·王會》:“ 俞 人雖馬。” 孔晁 注:“雖馬,巂(驨)如馬,一角;不角者曰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驨》:“《王會圖》又有 俞 人之雖馬。”原注:“雖馬一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對"雖馬"的記載顯示,該詞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合成詞,由連詞"雖"與名詞"馬"構成。其核心語義包含雙重指向:一是指代"即使有馬"的假設語境,常用于表示條件關系;二是特指"雖品之馬",即古代對未達軍馬标準的次等馬匹的分類稱謂。

從構詞法分析,"雖"作為讓步連詞連接主謂結構,構成"雖+名詞"的特殊語法形态,這種用法在先秦文獻中已有雛形,如《左傳》中"雖鞭之長"的句式。在具體使用中,"雖馬"既可獨立作主語,也可與動詞構成複合謂語,如《鹽鐵論》中"雖馬猶馳"的表述。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該詞在南北朝後逐漸式微,但在《齊民要術》等農學典籍中仍保留着專業術語的用法,專指民間畜養的非戰馬類品種。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常用詞彙體系,僅見于古籍整理及訓诂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雖馬”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神話動物,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雖馬是一種傳說中的獨角獸類生物,形似普通馬匹,但頭生一角。根據《逸周書·王會》記載,俞人(古代部落名)曾向周王朝貢此獸,孔晁注釋補充說明:無角的雖馬則稱為“骐”。

  2. 形态特征

    • 獨角屬性:雖馬最顯著的特征是“一角”,而同類無角的被稱為“骐”。
    • 外形描述:近似馬匹,但具有神話色彩。例如,晉代郭璞提到,九真郡(今越南北部)曾捕獲過類似動物,體型如馬,角似鹿茸。
  3. 文獻出處
    主要記載于《逸周書·王會》及後世注疏,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談》也提及雖馬,并強調其獨角特性。此外,《爾雅·釋獸》中提到的“纗”可能與之相關,但存在不同解釋。

  4. 文化意義
    雖馬作為神話動物,反映了古代對異域奇獸的想象,常用于彰顯四方來朝的盛況。其形象可能與獨角獸傳說有文化關聯,但具體象征意義已不可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逸周書》《爾雅》等古籍原文或相關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閉合電路閉門埽軌布算昌霍潮海成化侈哆斥澤出甲蠢重出生率邨氓貸宥掉鞅對答如流反駁紛詭豐禋改姓易代幹臘翰劄黃花苜蓿黃箓齋毀剝諱免灰末狐續勦民郊畤浄洗狂笑來料加工老套勒休柳床論辭毛根木讷叛違槃匜攀緣白珠樹陪斬骈郁剽勇頻切繁驵穹碑弱管顋巴散放説憙死丕丕湯元談情説愛缇罽投袂荷戈透字完熟違恨仙卉